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克服小學生的粗心

克服小學生的粗心

  “粗心”這是與眾多的家長交流的過程中,當問及孩子學習狀況時,百分之八九十的家長脫口而出的回答。

  “粗心”表現在學習方面比較突出。

  例如:表現在數學方面:把符號看混,如“+”看成“-”把數字看混,如“5”看成“3”忘了寫答案,抄錯了題,數錯了數等

  表現在語文方面:學拼音困難,閱讀能力差,錯別字多,作文偏題等

  孩子“粗心”,往往也會表現在生活的許多方面。

  譬如:上學時忘了帶做好的作業本,開門進屋後忘了把鑰匙拔下來,自己的東西總是丟三落四,到用的時候滿世界找也找不到等。

  從小學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讓人終身受益,無論從長遠來看還是從目前孩子的學習狀態來看,粗心都是應該糾正的。

  分析孩子粗心的原因,大多數家長都會認為是孩子學習不認真,太馬虎,缺乏對學習的興趣,貪玩等。

  如何看待孩子粗心,家長的認知有一些誤區:

  誤區一片面關注學習習慣,忽視做事的條理性。

  學習上細心的習慣不是單一存在的,而是與生活習慣不可分,那些做事丟三落四,缺乏條理,不能堅持到底的孩子,往往在學習上容易粗心。家長應該從小讓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小的時候讓他收拾好自己玩的玩具,大一點時,幫著洗碗。

克服小學生的粗心

  誤區二孩子學習主觀上不認真。

  其實,對於一部分孩子來說,不是他學習不努力,而是他的學習能力發展不平衡,孩子的聽知覺和視知覺是影響學習能力的重要因素,這部分孩子說他們粗心,他們是冤枉的。不是孩子不想好,而是他的能力沒達到。

  誤區三家長任意的懲罰孩子。

  比如:抄十遍書每天作50道口算題等,讓孩子心理上產生厭倦,失去學習的興趣,過度單調的重復,引起孩子的反感,欲速而不達。

  其實,孩子學習情緒的好壞,對學習的影響很大。剛上學的時候,每個孩子都雄心勃勃地要爭第一,可是孩子們的學習能力確實存在某些不同,在這些學習能力沒有提高的情況下,孩子再努力,結果總是不盡人意。更重要的是,老師和家長誤解他,認為他貪玩,心思不在學習上,學習不認真,不專心等。家長的批評,甚至打罵,使孩子心理受到嚴重的挫折,懷疑自己的能力,缺乏學習的信心,雖然看他坐在桌子旁學習,其實心早就飛了。

  因此,對孩子要鼓勵,有進步時就表揚,讓他看到希望,使他樹立起學習的信心。調動起他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我比較喜歡用賞識教育,讓孩子心靈充滿陽光。在學習上,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和孩子出門時,看見什麼說什麼,譬如,讓他口頭描述超市,新華書店,或者看圖說話,培養他的口頭表到能力。

  在生活上,我覺得家長要早一點放手。現在的家長,嘴裡說自己孩子依賴性強,其實是大人們在潛意識裡離不開孩子。他們過分的保護孩子,無論孩子做什麼事都要過問,常常令孩子們的反感。他們包攬了孩子的一切。讓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越來越差,而令大人們反感。常聽人說,“有個能干的媽媽,就一定有個苯女兒“,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家長首先要解決的是自己對孩子的依賴,不能認為不照顧孩子,孩子就會受罪,就不幸福。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適當做一些家務事。不要什麼事都是家長大包大攬。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的,他小的時候受到一點挫折,憑借自己的力量解決,明天就會獨立成長。孩子總要離開父母的懷抱,走進競爭的社會,家長放手越早,孩子成熟越早。

  最後,我還想說,要讓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多給孩子細心的心理暗示。如果家長一再地說孩子粗心,做事慢,孩子就會形成一種習慣,真的認為自己粗心。相反,家長把目光放在孩子細心上,在孩子心理就有一種自己“細心”的心理暗示。孩子小,自我意識薄弱,很在意周圍的眼光,家長應該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孩子的優點上。糾正粗心,養成細心的習慣,也要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綜上所述,幫助孩子克服粗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在上小學的階段,注重對孩子能力的培養,如:活動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社會責任感。將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家長必須知道的小兒急救方法有哪些

許多突發狀況,如果家長能把握時間,在救護車趕到之前先行幫寶寶急救,定能節省寶貴的時間,將傷害降到最低。  Point1觀察有無意識  1歲以下的寶寶,可輕輕敲打其腳掌,1歲以上則可搖動他的肩膀來確認意識,如果是

你知道什麼食物多吃傷寶寶健康嗎?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攝入的營養直接影響發育狀況,我們吃的許多食物比如牛奶、魚類、胡蘿卜、大蔥等都具有健腦益智的作用。但也有一些食物由於其中有害的元素,會損害寶寶的健康發育。  含鹽量高的食物  許多人有喜歡吃梅菜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