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兒科經驗常識 >> 兒科相關疾病綜合 >> 小兒疳積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小兒疳積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1、小兒疳積的臨床表現

小兒疳積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1.1、面色無華或蒼白,疲乏無力,體重逐漸減輕,皮下脂肪逐漸消失,肌肉松弛,毛發干枯,重者智力發育差。

1.2、有母乳不足或喂養不當及慢性病史。

2、小兒疳積的主要類型

2.1、輕度:腹部、軀干和大腿內側的皮下脂肪變薄,肌肉不結實,體重比正常低15%~25%者。

2.2、中度:腹部、軀干、四肢皮下脂肪顯著消失,大腿內側有明顯皺折,肌肉松弛,皮膚蒼白、干燥,臉部明顯消瘦,體重比正常低25%一40%。

2.3、重度:全身各部的皮下脂肪完全消失,面頰極度消瘦,額多皺紋,狀如老人。皮膚干燥、無彈力、無光澤,體重比正常低40%以下。

3、什麼是小兒疳積

疳積又稱疳症,是一種小兒常見的慢性營養障礙性疾病,為兒科四大病症之一。疳積是由於喂養不當、飲食不節或多種慢性病的影響,使脾胃受損、消化失常、骯髒失養、氣液干涸而致。該病形體消瘦、肌肉松弛、面色蒼白、毛發稀疏、大便失調、肚腹腫脹、青筋外露、腹大肢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午後潮熱等。中醫采用調治脾胃、割治等方法施治。食療也從調理消化功能入手,家長應注意小兒的喂養,避免挑食、偏食,以求營養全面。

4、小兒疳積的食療方

1、消積散

配方:雞內金10克,白術10克,胡黃連5克。

用法:雞內金、白術、胡黃連分別焙干研細末,然後混合拌勻。分次用開水或米湯水沖服。

功效:消積理脾,補益氣血。適合因乳食無度、中傷脾胃所致的小兒厭食或異食,主要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面色不華等。

2、山藥大棗湯

配方:淮山藥15克,大棗10克,荸荠粉10克,糯米30克,白糖20克。

用法:將淮山藥洗淨切成薄片,與大棗、糯米同時下鍋加水煮至米爛,再將荸荠粉攪入鍋中,最後加入白糖拌勻即可。宜長期服用。

功效:補脾健胃。適合疳積後期,主要表現為形體消瘦、肌肉松弛、氣陰俱虛。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五大策略教你防治小兒便秘

運動療法。家長用手掌輕輕按摩小兒的腹部,以肚臍為中心,由左向右順時針按摩,共按10次,休息5分鐘,再按10次,反復進行3~4回。小嬰兒可取仰臥位,抓住嬰兒雙腿做屈伸運動,即伸一下再屈一下,共10次,然後每下肢單

預防接種後就不得病嗎?

從理論上講,接種過某種預防針,身體裡會產生相應的抗體,也就是說對某種病有了抵抗力,再接觸該種病原體時,就不再患這種病了。例如,注射麻疹疫苗後的小孩,再接觸該種病原體時,就不再患這種病了。但必須知道,通過預防接種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