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兒科經驗常識 >> 兒科相關疾病綜合 >> 秋冬防嬰兒玫瑰疹 熱痙攣小心照護

秋冬防嬰兒玫瑰疹 熱痙攣小心照護

  秋冬氣溫低,各種病毒卷土重來,兒科醫師表示,最近一周的門診就出現10多名玫瑰疹寶寶,家長和寶寶親密接觸時,應注重清潔以免傳染,且寶寶發燒未超過39℃,不需要立即使用退燒藥,少數病童會有熱痙攣的現象,照護時應盡量保持鎮靜,不可壓制或束縛。

秋冬防嬰兒玫瑰疹 熱痙攣小心照護

  預防嬰兒玫瑰疹注意清潔勤洗手

  台灣童綜合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高佳慧表示,玫瑰疹是病毒感染,也是小寶寶常見的感染疾病,好發於6個月到2歲的寶寶,特別是1歲左右為高峰期。玫瑰疹主要是疱疹病毒第六型及第七型感染,因病毒出現在感染兒童的呼吸道分泌物及唾液中,所以感染途經應為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及唾液所造成。

  而多數大人在兒童時期都感染過引發玫瑰疹的疱疹病毒,小寶寶可能是經由無症狀的成人傳染給嬰幼兒,醫師提醒,家長要與寶寶親密接觸時,多注重清潔、加強洗手。

  玫瑰疹的初期症狀很像感冒,可能有輕微咳嗽、流鼻涕之類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呼吸道與腹瀉的症狀多不明顯。較明顯的症狀是臉和身體軀干部位陸續發出的玫瑰色丘疹,四肢的疹子較少,耳後、眼睛後方、腹部與背部出疹最多且明顯,但玫瑰疹與麻疹、德國麻疹不同,多數寶寶出玫瑰疹不會痛也不會癢,2天內自然消失,不需特別使用外用藥膏,且寶寶身上出現玫瑰疹時,也代表疾病到了尾聲,家長不用太擔心。

  寶寶玫瑰疹發作高燒熱痙攣最揪心

  不過,最讓家長憂心的是寶寶反覆發燒,玫瑰疹會引發3到5天的高燒,且溫度高達39度到40度,多數患者會在3天後會自動退燒,僅有少數病童會出現熱痙攣。

  高佳慧醫師表示,多數感染玫瑰疹的寶寶都能健康痊愈,幾乎不會有並發症與後遺症,但因為第六型人類疱疹病毒可能引起兒童熱痙攣,加上嬰兒玫瑰疹合並持續性高燒,約1成病童會出現熱痙攣的現象。萬一寶寶發生抽搐,家長也不用太過驚慌,多數熱痙攣發作會在數分鐘內自動停止,不會造成腦部傷害,只要保持鎮靜安撫寶寶,並給予適當的處理即可。

  發燒部分,除了有熱痙攣或其他特殊疾病的寶寶外,體溫未超過39度以上,不需要立即使用退燒藥,可用物理性退燒,例如使用退熱片、補充水分、擦澡退熱等,若要使用退燒藥也應經醫師開立處方並依指示用藥。

秋冬防嬰兒玫瑰疹 熱痙攣小心照護

  如果寶寶發生熱痙攣,應先讓寶寶在床上側躺,避免撞傷,也避免嘔吐物或口水阻塞呼吸道,不要壓制寶寶抽搐而緊壓或束縛寶寶的身體,只要松開衣物避免影響呼吸,注意寶寶口中有無異物,切不可拿湯匙或布塞住口部,幾分鐘後,抽搐自然停止。但熱痙攣後寶寶會嗜睡,多加留意即可。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休克的急救歌訣

專家指出,休克是由許多不同的因素引起的嚴重綜合症。它可以發生在中樞神經創傷引起的功能紊亂之後,也可發生在大量流血、嚴重創傷、外科大手術、失水、燒傷、嚴重感染、過敏性反應以及某些藥物的毒性作用之後。然而當孩子休克

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當孩子遇到不懂的事情時,他們會第一時間去問家長。對大多數家長來說,面對孩子的提問,他們一般都會作出回答。然而,從兒童心理來看,如果家長什麼都告訴孩子,能給孩子作出解答,那麼孩子就不會主動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