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腸閉鎖症是新生兒常見的腸阻塞疾病,發生率大約3000個嬰兒之中會有1例,專家提醒,這類病灶臨床多以吐奶、腹脹表現,若延宕治療,1周內嬰兒有可能死亡,必須在48小時內施以手術;醫師同時呼吁新生兒母親,在懷孕期間務必要做好產前檢查,如果有發現有羊水過多,一定要與醫師討論後續處理事宜。
專家介紹,新生兒腸閉鎖發生的原因是由於胎兒在母體內發生腸扭結、腸套結、內疝氣或腸系膜血管障礙等疾病,使某一段腸道發生壞死,但因胎兒在子宮內本身處於無菌狀態,所以不會造成致死性的腹膜炎,腸子自行愈合後就會造成小腸閉鎖的現象。
胚胎期腸管發育,在再管化過程中部分腸道終止發育造成腸腔完全或部分阻塞。完全阻塞為閉鎖,部分阻塞則為狹窄。可發生於腸道任何部位,但以回腸最多見,十二指腸次之,結腸罕見。是新生兒常見的腸梗阻原因之一。
先天性腸閉鎖與腸狹窄以嘔吐為突出表現,患兒出生後幾小時至l~2天內即出現頻繁嘔吐,量多,大多數病例嘔吐物含有膽汁,少數病例嘔吐物為陳舊性血性。無正常胎糞排出。或僅排出少量灰綠色膠凍樣便。高位腸閉鎖或狹窄一般無腹脹,僅為上腹輕度飽滿;低位腸閉鎖或狹窄則腹脹明顯,甚至可見腸型。劇烈嘔吐可引起脫水、酸鹼失衡及電解質紊亂。X線腹部平片,高位閉鎖或嚴重狹窄可見到胃及十二指腸部位有2~3個液平面,而空腸不充氣;低位閉鎖或嚴重狹窄則可見多數擴大的腸曲和液平面。
醫師提醒:小腸閉鎖症由於腸閉鎖的部位不同,症狀出現的時間也不一樣,阻塞的部位越靠上端,出現嘔吐的現象就越早,家長若發現新生兒出生後無法正常吸奶、嘔吐、腹部持續脹氣,就要及早送醫檢查。
![]() |
春季小兒腹瀉艾灸治療取穴灸法
如今天氣變化無常,氣溫驟然升高!細菌繁殖提供了不錯溫床,小兒腹瀉現在醫學又稱為急性腸炎。發病原因外因著寒涼(風寒暑濕為多)或是內傷飲食,過食生冷所致! 症狀:大便次數增多,每天3次以上,糞便稀薄或水樣便,或夾 |
![]() |
魚肝油代母乳 補得小嬰兒中毒
在廣州打工的一對夫婦,在生下小孩子後,因奶水不足,竟買回魚肝油代替母乳喂嬰兒,致使出生僅25天的嬰兒中毒。 這對夫婦前不久產下一嬰兒,奶水不足,聽人說魚肝油是滋補品,於是買了一瓶乳化魚肝油給孩子吃。此後的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