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兒科經驗常識 >> 兒科相關疾病綜合 >> 嬰幼兒積食如何緩解 寶寶“春節病”有哪些

嬰幼兒積食如何緩解 寶寶“春節病”有哪些

  嬰幼兒積食如何緩解

  1、通過飲食調節

  如果寶寶出現食欲下降、咳嗽等積食症狀,但還沒有外感症狀時,可采取飲食調節治療。

  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點,選擇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湯、面條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類食物,可適當吃些魚蝦。

  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能餓一頓飽一頓,這樣會打亂腸胃的生物鐘,影響消化。

  晚上最好不要吃太飽。寶寶白天運動量大,吃東西消化得快,但晚上胃蠕動慢了,消化能力比白天弱,如果吃得過多過飽,就容易積食。因此晚上吃飯不要吃得太飽,即使喝奶,也要水多一些,奶粉少一些。

  早上和中午寶寶剛睡醒時,1小時內(至少30分鐘)也不要進食,因為胃腸等內髒從低運轉恢復到正常需要一定的時間,否則也無益於消化和吸收。

  對於處在吃奶期的嬰幼兒的媽媽來說,媽媽要忌口,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飲食。媽媽飲食無度,嬰兒就可能“奶積”。

  2、小兒推拿消食法

  寶寶出現積食症狀,家長可以在家先給孩子進行積食推拿,幫助消食、清熱。

  掐揉四橫紋20次:四橫紋位於食、中、無名、小指掌指關節屈側的橫紋處,用拇指甲逐個掐揉本穴。

  揉板門穴3分鐘:板門穴位於手掌面大魚際頂面,用拇指指端按揉。

  清天河水3分鐘:沿寶寶左上肢正中線(即手心一面的胳膊中間部位),從腕關節向肘關節推,每分鐘150-200次。

  摩腹5分鐘:用食、中、無名指及小指指面或掌心貼在寶寶整個腹部作順時針方向環旋撫摩3分鐘後,然後再作逆時針方向的環旋撫摩2分鐘。

嬰幼兒積食如何緩解 寶寶“春節病”有哪些

  3、通過運動幫助消化

  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消化。過年吃多了,不妨帶寶寶戶外活動一下,既有利於健康,又能促進親子感情。

  戶外活動。堅持讓寶寶做戶外活動,可以帶寶寶到公園跑跑步、打打球,稍微大點的孩子,可以讓他們騎騎自行車。在冬天裡,選擇陽光明媚的時候,帶寶寶到戶外曬曬太陽。每天讓孩子出去活動半小時到一小時。

  寶寶“春節病”有哪些

  除了積食,還有幾種春節常見的病:

  1、急性腸胃炎

  寶寶吃過多的油膩食物,暴飲暴食,進食過多飲料就容易引發急性腸胃炎。急性腸胃炎的症狀主要是,嘔吐、腹瀉、水樣便、腸道感染、發熱、食欲不振等。當寶寶出現這些症狀時,媽媽要立即帶寶寶到醫院檢查。

  2、腹瀉

  當寶寶出現腹瀉的症狀時,要盡量給寶寶清淡的飲食,減少油膩食物的攝入,同時還要注意給寶寶補充液體,防止脫水。此外,最好帶寶寶到醫院檢驗大便,檢查是否出現感染的情況。

  3、便秘

  寶寶出現便秘的情況,多半是由於寶寶攝入的高蛋白食物不消化引發的,媽媽可以多給寶寶吃一些水果和蔬菜,防止寶寶暴飲暴食。

  4、感冒

  寶寶不停的出入各種場所,媽媽稍不注意,寶寶就容易感冒。對此,建議媽媽們除了要做好寶寶的保暖工作以外,還要讓寶寶多注意休息。因為寶寶不停的外出,會讓寶寶感覺很疲憊,降低抵抗力,更容易由於空氣不清新,引發交叉感染。此外,媽媽們還可以讓寶寶多喝點水,如果寶寶出現發熱現象,就要及時到醫院就醫。

  5、哮喘

  冬季冷空氣肆虐,空氣中的粉塵比較多,空氣污染嚴重,本身就是哮喘寶寶的高發病期。對於哮喘寶寶和過敏寶寶,要少吃糖類。應多吃糧食、水果、蔬菜等清淡但營養豐富的食物,但盡量不吃或少吃反季節的水果,不可吃生冷的食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中毒常見有哪些原因

小兒中毒常見有哪些原因?  ①食入未經處理的各種含毒動、植物(如河豚魚、蟾蜍、發芽土豆、生扁豆等),或把毒物誤作普通食物(如把毒薯誤作磨菇,把桐油誤作食油等)。  ②吃變質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剩飯菜所致亞硝酸鹽

誰來呵護農村單親孩子心理健康?

誰來呵護農村單親孩子心理健康?  小霞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家在農村,十分貧寒。4年前,父母離異,母親到遂寧打工,她和父親在老家。小霞的父親是一名老實巴交的農民,采訪中他告訴記者,小霞曾兩次告訴他說不想讀書了,但在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