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兒科經驗常識 >> 兒科相關疾病綜合 >> 給孩子治病的兩種錯誤表現

給孩子治病的兩種錯誤表現

  孩子一旦生病,父母常常心急如焚,恨不得孩子的病痛頃刻消失。其實,如果操之過急,有時會欲速不達,甚至適得其反。

  有的家長一遇到小兒發燒,眼睛就盯著體溫計,甚至逼著醫生“采取措施”。

  筆者曾碰到一發燒的兩周歲男孩,上午母親曾帶他到醫院輸液,下午燒還沒退,父親便自作主張到藥店買了“安乃近”給孩子服了半片。到晚上孩子大汗淋漓、四肢冰涼、臉色蒼白,又急忙到醫院看急診。醫生說是下午自行加服退熱片,由於劑量過大,致使孩子出汗過多而虛脫。

  其實,小兒發燒,其實是由普通感冒引起的,退熱也需要一個過程。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發燒平均退熱需要4天。濫用退燒藥不僅有毒副作用,還會掩蓋病情,延誤診治。

給孩子治病的兩種錯誤表現

  另一種情況是頻頻更醫換藥。今天病沒好,明天又找另一個醫生;聽說什麼藥好,就要什麼藥。殊不知,藥物的療效是要連續用藥至血液中達到一定濃度後,才能出現效果。頻換醫生,醫生對病情的來龍去脈難以全面掌握,必然影響診治;頻繁換藥,等於沒有用藥。以常用的抗生素為例,用藥後到起作用至少要24小時,一般要連續用藥3天,若病情無好轉甚至加重,才算無效而考慮換藥。

  疾病的發生、發展和好轉,是有一定客觀規律的,並不像工作那樣可加班加點提早完成任務。因此,孩子生了病,既要重視及時就醫,又不可操之過急,應相信醫生,樹立科學的就醫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孕期檢查可減少溶血病發生

  孕期檢

寶寶腹瀉要怎麼辦?護理重點、誤區及預防告訴你!

小兒腹瀉病是由多種病原及多種病因而引起的一種疾病。患兒大多數是2歲以下的寶寶,6—11月的嬰兒尤為高發。腹瀉的發病率僅次於急性呼吸道感染。  護理重點  重點1及早補充身體丟失的水分  很多家長只要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