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接種就是人們常說的打“防疫針”。在嬰幼兒時期生長發育旺盛,對傳染病的抵抗力很弱,這些傳染病嚴重威脅著孩子的生命和健康,通過給孩子打防疫針,有計劃有步驟地提高和增強兒童抵抗疾病的能力,可防止傳染病的發生。
在嬰幼兒時期很多傳染病易感,需要注射多種“疫苗”,還要進行加強注射,到底什麼時候打防疫針最合適呢?
科學家經過長期的觀察、實踐和檢驗,制訂出什麼時候進行什麼樣的預防接種的“計劃免疫程序”。目前我國進行計劃免疫接種的有卡介苗、小兒麻痺糖丸、麻疹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劑、乙肝疫苗,另外還常注射流腦菌苗、乙腦疫苗、甲肝疫苗。
(1)接種卡介苗可預防結核病。卡介苗自從1921年應用至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無數經驗證明,卡介苗接種後可降低結核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如接種質量高,一次接種的保護力可達10一15年。卡介苗在一般嬰兒出生後即可接種,如果出生時沒接種,可在2個月內接種。2個月以上的嬰兒,在接種前要做結核菌素試驗,檢查一下是否感染過結核,如試驗陽性即可接種卡介苗。在3歲、7歲及12歲時,如結核試驗陰性,應進行復種。
(2)服小兒麻痺糖丸可預防嬰兒癱,即醫學上的“脊髓灰質炎”。這個病對兒童危害很大,可造成終身殘廢,給個人、家庭、社會帶來很大的損失和不幸,可喜的是我國政府已做出承諾,要在2000年消滅脊髓灰質炎,並進行了兩次全國范圍內的大規模服丸活動(1993年12月5日和1994年1月5日),這對我國兒童的健康是非常有利的。現在服用的均是白色三價混和疫苗,出生後滿2月初服,以後每隔1月服兩次,連服兩次,4歲加強1次。服丸時應用溫開水化開或吞服,切不能用熱水服用,以免將糖丸中的活病毒燙死而失去作用。
(3)注射麻疹疫苗可預防麻疹。由於6今月以內嬰兒有從母體獲得的抗體,所以6個月內嬰兒一般不會得麻疹。如6個月以內注射麻疹疫苗,反而會中和嬰兒體內的抗體,達不到預期效果,所以第一次接種應在嬰兒滿8個月,到2歲、7歲、12歲時再進行復種。
(4)注射百白破混合制劑可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這三種疾病可嚴重威脅小兒的健康與生命。接種一般是在嬰兒出生滿3個月時進行,初種必須注射3針,每次間隔4~6周,孩子1歲牛列2歲時再復種1次。
(5)流腦疫苗。目前所用的是精制a群腦膜炎雙球菌多糖體菌苗,接種後可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發生。一般15歲以下兒童為主要接種對象,注射1次可保護2年。
(6)注射乙腦疫苗可預防流行性乙型腦炎。重點預防對象是6個月至10歲的小兒,疫苗注射應在乙腦流行季節前1月進行,免疫期為1年,2歲、6歲、10歲各復種1次。
(7)注射甲、乙肝疫苗。目前乙肝疫苗已納入免疫接種程序,0、1、6個月各注射1次,每3~5年加強注射1次。甲肝疫苗已在某些地區開始接種,能有效地防止甲肝的發生及流行。 如能根據小兒年齡、季節適時給孩子打防疫針,即可有效地防止多種傳染病的發生。在傳染病流行時,能有效地防止孩子患病,起到保護孩子健康及正常生長發育的作用。
![]() |
小兒哮喘護理三點要牢記
眾所周知,小兒哮喘的病因是極其復雜的,這也導致了很多療法難以從根本上對小兒哮喘進行治愈。而小兒哮喘的檢測難度很大,很多途徑難以對於小兒哮喘進行正確的診斷。權威專家表示,小兒哮喘的治療,有效的療法固然是重要的,不 |
![]() |
謹慎對待寶寶腹瀉
兒童腹瀉原因 感染因素:包括腸道內感染(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真菌等)和腸道外感染(如肺炎、腦炎、中耳炎等引起,通常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中大部分伴有腹瀉症狀);·非感染因素:主要是由於護理不當或喂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