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寶寶後,父母們最擔心生病問題。生活中有哪些簡單的方法,可以提升寶寶的免疫力以減少生病的次數?
什麼是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體自身具有的防御及與各種病原菌做斗爭的能力,俗稱抵抗力。0-3歲的寶貝,身體各個系統的器官組織還沒有發育成熟,抵抗外來致病性微生物的能力比較弱。因此,他們要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各種病菌的侵害,發生各種感染。人體的免疫系統就像一個對病菌作戰的兵團,一旦病菌入侵,便會與它們交鋒,進行反擊,使寶貝能夠正常地生長發育。
寶貝免疫力低下的3個信號
1、容易感冒,早晚經常打噴嚏,動不動就出汗,面色蒼白,脈象細弱。
2、食欲經常不佳,容易腹瀉或感冒,舌苔白膩,體力虛弱。
3、經常體弱多病,四肢冰冷,偶而發生尿床現象。
提升寶寶免疫力的招數
第1招:母乳喂養——人生的第一次免疫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質,能增加嬰兒機體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可防止嬰兒受病毒的侵入而生病。
可以說母乳是人生的第一次免疫,因此不要錯過給寶寶母乳喂養的機會。
第2招:撫觸——改善寶寶的血液循環
在自然分娩中產道收縮,擠壓胎兒,是一種有益的身體接觸,有利於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出生後,母親的身體接觸,會讓小嬰兒有很大的安全感,可以促進寶寶的身體發育,對出生時體重較輕的早產兒尤其有益。撫觸可以改善寶寶的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並能增進食物的消化與吸收,減少哭鬧,改善睡眠。
第3招:免疫預防接種——積極主動應對
為寶寶預防接種是人類抵御傳染性疾病而采取的積極措施,如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預防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痺症),接種乙肝疫苗預防乙肝等。父母們一定要按時為寶寶接種疫苗。
第4招:規律的生活習慣——讓生物鐘有節奏地轉動
父母足夠耐心地對待孩子,幫他們找到自己的生活規律。成長中的孩子每天需要充足的睡眠,如果你的孩子晚上睡得不夠,可以讓他白天小睡一下。周末多帶寶寶到空氣清新的公園玩一玩,對身體大有益處。
第5招:均衡飲食——提升防御功能
孩子偏食,營養不均衡會造成抵抗力下降。肉、蛋、新鮮蔬菜水果品種盡可能多樣,少吃各種油炸、熏烤、過甜的食品。
第6招:不要吃得過飽——避免脾胃負擔過重
嬰幼兒髒腑嬌嫩,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健全。雖然發育旺盛,對營養物質需要迫切,但是,脾胃運動消化功能相對不足。若吃得過飽,會使胃腸負擔加重,消化功能紊亂,容易發生積食、腹痛,導致胃腸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第7招:多喝白開水——保持黏膜濕潤
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濕潤,成為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上幼兒園、外出時讓孩子背著水瓶,渴了隨時喝。注意,要喝白開水,而不是各種含糖飲料。
1 2 下一頁
![]() |
寶寶獲得良好睡眠的8策略
感覺對了睡得好 實例分析: 兩周大時,辰辰一覺醒來面對單調的天花板,開始不耐煩地在那兒“哼”“啊”著,直到大人將他抱起為止。十周大時,只要大人一逗,辰辰馬上笑 |
![]() |
孩子便秘的應對妙計
便秘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所以面對寶寶便秘家長們真是既著急又頭痛。其實,只要對寶寶便秘的原由加以了解,就一定會找到應對便秘的萬全之策。 絕大多數寶寶便秘並非病理原因所致 便秘在嬰幼兒中較為常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