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預防接種反應是指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不會造成生理和功能障礙。這類反應是由於疫苗本身含有的菌體蛋白、內毒素及其他毒性物質,以及附加物等物理和化學作用所造成的局部紅腫、浸潤,引起發熱及伴隨發熱而致的全身症狀。有時可表現為局部和全身症狀的加重,或發生的例數超過正常比例或僅發生在個別批號的疫苗和某些次數的疫苗接種中,因而也被稱為加重反應。其實這種反應在性質上仍屬一般反應范疇,只要經過適當處理,一般都無嚴重後果;
局部反應
部分人在皮下或肌內接種疫苗後12-24小時,在接種部位出現紅暈、浸潤,並有輕度腫脹和疼痛。一般紅暈平均直徑<2.5cm為弱反應;2.6-5.0cm為中反應;>5.1cm為強反應。個別人除局部有紅暈、浸潤外,可能有局部淋巴結腫大或淋巴管炎,也稱為強反應。以上反應一般在48-72小時內消退,很少持續3-4天。接種某種活疫苗,可出現特殊形式的局部反應。如皮內接種卡介苗,2周左右在局部出現紅腫,以後局部化膿,偶有同側腋下淋已結腫大,一般要在2個月左右結痂,形成疤痕。接種含有吸附劑的疫苗,少數人局部可出現硬結。
全身反應
部分人在接種疫苗後8-24小時體溫37.1-37.5℃為弱反應;37.6-38.5℃為中反應;>38.6℃為強反應。發熱一般持續1一2天。少數兒童接種麻疹或風疹疫苗5-7天左右可有發熱、一過性皮疹。在發熱的同時,部分人伴有頭暈、頭痛、乏力和周身不適。個別人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
以上反應無論是局部反應和全身反應,一般都無需特殊處理,注意適當休息,多飲開水,注意保暖,防止繼發其他疾病。對較重的局部反應,可用清潔毛巾熱敷,每日數次,每次10一15分鐘,可以幫助消腫,減少疼痛。但卡介苗的局部反應不能熱敷。對較重的全身反應,可采取對症治療,如有高熱、頭痛,可適當給予退熱藥。
![]() |
肺炎疫苗接種時間及接種常識
【肺炎疫苗接種時間】 肺炎疫苗可以在全年任何時間接種,也可以與流感疫苗同時接種,使用不同的注射器在不同部 |
![]() |
如何正確護理小兒感冒
1.注意休息 寶寶年齡越小,越需休息及護理,待症狀消失後再恢復活動,以免因病灶未能清除而復發。有發熱的寶寶,最好臥床休息,以減少其中樞神經系統的刺激。 2.合理飲食 感冒發熱的寶寶很容易出現食欲減低、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