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治療用藥 >> 預防接種 >> 關於預防接種 >> 注意接種疫苗後的局部一般反應

注意接種疫苗後的局部一般反應

  因而一切反應都有相互聯系的全身和局部的變化,不過往往從表面上不易覺察。

  局部一般反應的臨床表現為:

  部分受種者接種疫苗後數小時至24小時內在接種部位發生局部紅腫浸潤,並有輕度腫脹和疼痛。一般紅暈平均直徑在0.5-2.5厘米稱弱反應,在2.6-5.0厘米稱中反應,在5.0厘米以上稱強反應。

  個別受種者除有紅暈浸潤外,可能有局部淋巴結腫大或淋巴管炎,雖然紅暈平均直徑不超過5.0厘米但伴有淋巴結炎或淋巴管炎也屬強反應。此種反應一般在24-48小時消退,很少持續3-4天者。如有些疫苗含有微量殘余甲醇,則紅暈面積偏大,出現較早,但大多數在24小時消退。

  接種某些減毒活疫苗可表現為特殊形式的局部反應,如皮內接種卡介苗後2周左右在局部出現紅腫,約4-5周出現直徑0.5厘米以下的淺表潰瘍及同側腋下淋巴結腫大,直徑在1.0厘米以下,一般在2個月左右結痂。少數兒童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後5-7天可出現散在皮疹。

  使用含有吸附劑的疫苗,在急性炎症過後,滲出物中的纖維蛋白成分逐漸增加而進入修復期,由於吸附劑難以吸收,炎症持續的時間較長,能在2-4內出現局部硬結反應。

  局部一般反應的處理方法是:

  一般不需要任何處理,經過適當休息,即可恢復正常。

  較重的局部炎症可用干淨的毛巾熱敷,每日數次,每次10-15分鐘可消腫,減少疼痛。但是卡介苗的局部反應不能熱敷。對特殊敏感的人可考慮給予小量鎮痛退熱藥,一般每日2-3次,連續1-2日即可。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麻疹的並發症

在麻疹的發病過程中,病變有可能波及全身髒器,因而引起並發症。多見於重症病例或營養不良,抵抗力差的孩子。重症病例多持續高熱不退,皮疹透發不好,僅隱約可見或剛出即消,或為出血性皮疹,或體溫突熱下降。這些表現提示並發

多動症——臨床表現

  多動症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