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真正炎熱的時期已經到來,各種病菌也伴隨著高溫"逼近"人群。近日,記者從衡陽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炎熱的夏季,腸道傳染病、狂犬病、蟲媒傳染病等疾病開始步入高發期。同時,麻疹、手足口病、乙型腦炎、甲肝、痢疾等疾病也是大家需要重點防范的對象,而衛生接種疫苗是防范的關鍵。
針對夏季傳染病防控的嚴峻形勢,防控中心夏季傳染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傳染病疫情的發生。
一般得乙型腦炎的是3到6歲的孩子,有效的措施就是普種乙腦疫苗,發病率也會大大降低,沒有接種過的小孩、成年人、老年人也有得病的現象。今年7月以來,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新增病例數大幅增加,兒童、青少年成為主要發病人群,蚊蟲是傳播本病的主要媒介,所以乙腦流行主要集中在7、8、9三個月份,具有明顯的季節性。
目前,全程接種乙腦疫苗是防治乙腦最經濟有效的方法,並且,從近期報告的乙腦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史來看,患者一般無乙腦疫苗接種史,居住環境也多與豬捨或其他蚊蠅密集地相鄰等原因有關。
健客網提醒大家:"當你被蚊蟲叮咬出現全身不適、頭痛、發燒、特別是有恍惚、精神症狀時,一定要去正規醫院治療,千萬不要以為這是普通感冒,不然的話耽誤治療會引起嚴重後果。"
另據了解,夏季高溫濕熱,兒童是極易發生麻疹等急性呼吸系統傳染病的群體。麻疹經飛沫傳染,傳染性極強,最初發病的臨床表現為發熱、流涕、咳嗽、結膜炎等,任何沒有患過麻疹也沒接種過麻疹疫苗的都屬於易感人群,且近距離接觸患者後,都有可能感染麻疹病毒。麻疹的易感人群現在也不是只局限在1-5歲的孩子當中,近幾年的發病率高峰期已經由幼兒轉向成人。目前,最主要的防治措施還是接種麻疹疫苗,根據國家的常規免疫程序,在孩子8個月大的時候就需接種第一針劑,一歲半到兩歲的時候需接種第二針劑。
![]() |
讓小孩子不再“吃手指”的三步曲
很多嬰兒時期的寶寶都很喜歡吃手指,添加輔食以後更加突出,當寶寶可以下地活動,而吮吸已經弄髒的小手時,家長的擔憂便與日俱增。 用什麼辦法治這“吮指癖”?專家指出,糾正孩子吃手指的不良習慣 |
![]() |
當心小兒腹瀉引發大疾病
禍及心髒 陽陽生日那天吃了好幾支冰棍兒,晚上就肚子不舒服,並拉了幾次稀便。陽陽媽趕忙從藥箱裡取來黃連素給他服下。 第二天陽陽感覺肚子好了些,可是胃口變差、體溫也有些輕微上升。陽陽媽誤以為黃連素作用太弱,便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