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風之名出《千金要方》。又名撮口臍風、四六風、鎖口風。《叫、兒衛生總微論方·臍風撮口論》曰:“初生斷臍,不定傷動,或風濕所乘,其輕則病在皮膚,而為臍瘡不差,及重則病入髒腑,而為臍風撮口,亦如大人因破傷而感風。”
臍風是因斷臍處理不潔,感染風毒所致。以嬰兒唇青口撮,牙關緊閉,苦笑面容,甚至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為主要表現的痙病類疾病。
臍風預後險惡,病死率高,應積極預防和治療。
本病相當於西醫學所說新生兒破傷風。
[診斷依據]
1.接生時有臍帶處理不潔史。
2.生後約4~8天發病。
3.首先表現為精神躁擾;噴嚏,啼哭不休,吮乳口松,或口噤難開,頸項牽強。繼之口撮唇緊,舌體強硬,啼聲難出,牙關緊閉,時吐白沫,吞咽困難,面呈苦笑。嚴重者面青唇紫,頸項強直,角弓反張,抽搐頻頻,甚則臍邊青黑,呼吸喘促,汗出不止而致死亡。
4.每遇光線、聲響刺激或觸動時,可引起痙攣發作。
5.取臍部滲出物作厭氧菌培養,可有破傷風桿菌生長,由於培養之陽性率不高,故診斷本病應以病史及臨床表現為依據。
[鑒別診斷]
1.小兒驚風14.29:不一定在4~8天發病,一般無口撮唇緊、面呈苦笑等表現,有多種病因、原發疾病可查。
2.痫病2.1:多見於年齡較長之小兒,以突然昏僕,口吐涎沫,兩目直視,四肢抽搐,發過蘇醒後如常人為特征,腦電圖檢查可見異常。
[辨證論治]
1.風邪犯表證:精神躁擾,噴嚏多啼,吮乳口松,或口噤難開,舌質淡紅,指紋紅。祛風通絡。
2.風毒入絡證:口撮唇緊,舌體強硬,啼聲難出,牙關緊閉,時吐白沫,四肢強直,角弓反張,面呈苦笑,呼吸不整,痰壅憋息,指紋色青紫。熄風解痙。
3.氣陰兩虛證:神疲乏力,形體消瘦,多汗少動,四肢稍硬,舌質紅绛,指紋色淺。益氣養陰。
![]() |
營養專家指出:兒童醬油”只是一種噱頭
如今,在市場上,一種“兒童專用”的醬油閃亮登場,其價格遠遠高於普通醬油。不過,仔細查看其成分表,則與普通醬油基本相同,如谷氨酸鈉、呈味核苷酸二鈉、山梨酸鉀和其他一些添加劑,只是含鹽量沒有 |
![]() |
幼兒心理健康的標志有哪些
一個人的心理活動怎樣才算健康?美國行為學家馬斯洛提出了10條標准:有充分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自我意識,自信,但不過分高估自己;理想目標和生活實際一致;適應現實環境;保持個性和諧;不斷從生活中學習各種本領;良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