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支氣管炎是嬰幼兒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尤其在冬春季好發。患兒常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咳嗽、食欲減退或伴隨嘔吐、腹瀉等症狀。小兒支氣管炎大多病情較輕,僅有少數患兒可能發展成為支氣管肺炎。小兒支氣管炎以家庭治療和護理為主,常見的治療措施如下:
一般治療
主要是注意休息,合理控制飲食和保持室內溫度適宜。嬰兒須經常調換臥位,便於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因咳嗽頻繁妨礙休息時,可給鎮咳藥,但應避免給藥過量以致抑制分泌物的咳出。當急性支氣管炎發生痙攣而致呼吸困難時,輕者參考以下中醫療法“實熱喘”處理,重者參考毛細支氣管炎及支氣管哮喘的治療處理。
中醫療法
小兒支氣管炎中醫稱為外感咳嗽,根據致病原因不同,臨床分為風寒咳嗽、風熱咳嗽和實熱喘三種類型。治法以疏風散寒、清熱宣肺、降熱平喘為主,可結合臨床辨證施治。
(1)風寒咳嗽:症見突然咳嗽,聲咳急頻為主。痰稀薄、鼻塞、流清涕、咽癢或伴頭痛、惡寒或不發熱、苔微白,脈浮。治以辛溫解表,散寒止咳。常用杏蘇散加減:杏仁6g,蘇葉3g,前胡9g,半復6g,牛蒡子6g,生姜3片。
(2)風熱咳嗽:症見咳嗽不爽,痰黃粘稠,咽紅口干,鼻塞流黃涕,或伴發熱有汗,舌苔身微黃白,脈浮數。治以辛涼解表,宣肺止咳。常用桑菊飲加減。
(3)實熱喘:除見上述症狀外,患兒發熱較高,同時伴有順喘憋。治以宣肺化痰,降逆平喘。常用麻杏石甘湯加減:麻黃3g,杏仁6g,生石膏15g,甘草3g,青黛3g,蘇子6g,萊菔子9g。可隨症選加其它藥物1~2味:①表邪重時加菊花9g,鮮蘆根15g。②熱重時加黃芩6g,銀花9g,連翹9g。③咳嗽重時加前胡9g或百部9g。④喘重時選加郁金6g,銀杏9g或生赭石15g。⑤痰多時加葶苈子9g,蒌仁9g。
其它治療
咳嗽痰咳不出的患兒可根據病情用適量的吐根糖漿,嬰幼兒每次2~15滴,年長兒每次1~2ml,每日4~6次,可便於痰液咳出。此外,10%氯化铵溶液也有同樣作用,其劑量為每次0.1~0.2ml/kg。並發細菌感染時,可選用適當抗菌藥物。此外對遷延性支氣管炎可加用超短波或紫外線照射。
綜上所述,以上是小兒支氣管炎的治療方法的介紹,希望對家長朋友們有所幫助。
![]() |
奶粉沖調:太濃太淡都不好
首先,奶粉太濃會影響消化。 奶粉沖調適宜的濃度,取決於配方奶粉中各種營養成分的比例和寶寶生長階段的消化吸收能力,有科學的依據。如果沖調太濃,會導致寶寶消化不良,排便困難,也增加了患消化道疾病的風險。 其次, |
![]() |
頭部遭創 當心腦出血
小函原本是個健康可愛的女嬰,但最近連續三天不吃不喝,整天睡覺,大人叫她也沒反應了。後來小函發起高燒,家長帶著她來到醫院輸液,沒想到輸完液後竟然抽搐起來。在經過CT檢查,才發現小函腦內有大塊血腫,也就是常說的腦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