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是因胃失和降,氣逆於上,以致乳食由胃經口而出的一種常見病症,嘔吐發病無年齡和季節的限制,而以嬰幼兒及夏季易於發生,凡感受外邪,內傷乳食,受驚恐,以及其他髒腑疾病影響到胃的功能,而致胃氣上逆,均可引起嘔吐,如能及時治療,預後尚好,經常或長期嘔吐,則損傷胃氣,胃納失常,可導致津液耗損,氣血虧虛。那麼,中醫治療小兒嘔吐的方法有哪些?
胃熱嘔吐:臨床表現為急性胃炎
主證:嘔吐頻繁,食後不久即吐,吐物酸臭,口干口渴,喜冷飲,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脈滑數。
治則:清瀉胃熱,和胃止嘔,方劑:胃苓湯加減。
常用藥:陳皮,半夏,茯苓,竹茹,厚樸,黃連,黃芩,焦三仙,發熱重:加藿香,生石膏,濕重:加六一散,腹痛:加川楝子,木香,白芍,甘草,便秘:加熟軍。
胃寒嘔吐:相當於有些慢性胃炎,病程較長
主證:病起較緩,病程較長,食久方吐,或朝食暮吐,吐物清淡,不酸不臭,面色蒼白,精神疲憊,四肢欠溫,或腹痛綿綿,大便稀,小便清澈,舌淡苔白,脈細弱。
治則:溫中散寒,和胃降逆,方劑:丁萸理中湯加減。
常用藥:黨參,白術,干姜,甘草,丁香,吳茱萸,陳皮,半夏,茯苓,腹痛便溏,四肢欠溫:加熟附子,高良姜,肉桂。
傷食嘔吐:小兒胃小薄弱,若喂養不當,乳食過多,或進食過急,較大兒童因過食生冷油膩等不易消化食物,蓄積胃中,致中焦壅塞,以致胃不受納,脾失健運,升降氣機失調,其氣上逆而嘔吐。
主證:嘔吐物多為酸臭乳塊或不消化食物,不思乳食,口氣臭穢,脘腹脹滿,吐後覺舒,大便秘結或瀉下酸臭,舌質紅,苔厚膩,脈滑數有力。
治則:消食導滯,和胃降逆,方劑:保和丸加減。
常用藥:藿香,陳皮,焦三仙,砂仁,萊菔子,茯苓,連翹,半夏,生姜,便秘:加熟軍,煩躁不安:加鉤籐,珍珠母,腹痛:加木香,白芍,元胡。
溫馨小貼士:多種病因可引起嘔吐,常見的有乳食傷胃,外邪犯胃,胃中積熱,脾胃虛寒,肝氣犯胃,感受驚恐等。
推薦閱讀:
生男生女預測表2015
用藿香正氣水敷肚臍?
退燒藥最少間隔多久吃一次
寶寶營養粥的做法
小兒遺尿偏方大全
![]() |
好習慣讓便秘遠離寶寶
兒童便秘是很讓家長頭疼的一件事,因為如果糞便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在孩子的身體裡停留的時間過長,會引起頭暈、乏力、口臭、惡心等一系列身體中毒的症狀。當然,如果能夠掌握一定的規律,讓便秘遠離你的孩子也是完全可能的。 |
![]() |
教三歲的寶寶學會自我介紹
首先,你要設計一些問題,用問答的方式,讓孩子記住它們。比如: 叫什麼名字?——我叫羅一雲 今年幾歲啦?——3歲 爸爸叫什麼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