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治療用藥 >> 新生兒治療 >> 小兒隱睾症:影響生育功能

小兒隱睾症:影響生育功能

  有部分男嬰,尤其是早產兒,剛出生時陰囊可能比較小,摸上去沒有“蛋蛋”(睾丸)。但在足月後,如果睾丸仍沒有下降到陰囊內,或只能摸到一個睾丸,這就是所謂的“隱睾症”。

  醫學認為,在子宮內,胎兒的早期睾丸是在肚子裡的。隨著胎兒生長,睾丸逐漸下降,在6-9個月時會降入陰囊內。如果下降受阻,睾丸就不能正常降到陰囊,從而產生“隱睾症”。

  隱睾症的患兒陰囊內沒有睾丸、該側的陰囊發育較正常側差、常並發腹股溝疝(小腸氣)。隱藏的睾丸一般在腹股溝內,如在腹股溝內也不能觸摸到,可以在醫院通過B超及CT檢查,了解睾丸是在腹腔還是其他位置,但是否是先天性睾丸缺如,必須通過手術探查明確。

  隱睾症的危害

  如果睾丸沒有下降或在不正常的位置,睾丸質地會發生變化,包括曲細精管變細、精原細胞減少等。造成這些病變的原因在於,陰囊的皮膚有很大的伸縮性,受冷時變厚,受熱時變薄,具有調節溫度的作用,以保持睾丸的溫度低於體溫約1度左右。睾丸的生精細胞對於溫度相當敏感,過高或過低的溫度對生精細胞都有影響。隨著時間延長,隱藏的睾丸會縮小,產生精子的組織發育不全,導致不能生育。睾丸中起分泌激素作用的細胞,對溫度敏感性較差,所以隱睾小孩一般不會存在性功能下降的問題。

  研究人員發現約11%的睾丸癌患者,是隱睾病人,而隱睾發生惡變的機會大約是正常位置睾丸的30-50倍。單側隱睾病人的另一側睾丸,即使是正常位置的,其腫瘤的發生率也高於正常人。早期將睾丸下降到陰囊中,可以顯著降低惡變可能。同時隱睾症小孩合並的腹股溝疝,也是必須治療的。

小兒隱睾症:影響生育功能

  隱睾症:激素和手術治療

  隱睾在6個月內,有可能通過激素治療促使睾丸下降,通常雙側隱睾比單側隱睾更加有效。如果激素有效,可避免手術的痛苦,如無效則必須手術。為盡可能減少隱睾症對患兒生育功能的影響,睾丸下降手術一定要在2歲前進行。

  生理性隱睾症:無需治療

  “生理性隱睾症”在小兒中是一種常見現象,不需要治療。因為青春期前睾丸較小,加上精索中提睾肌的作用,在天冷、興奮、運動時,睾丸會回縮到陰囊的上部或腹股溝內。在泡溫水浴時,肌肉松弛,睾丸又會下降到陰囊中。這種情況,在青春期發育後會減少。

推薦閱讀:

狂犬疫苗打一針可以嗎?

寶寶嗆奶後如何急救?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吃什麼食物好

乙肝疫苗的有效期是多久

2歲寶寶便秘可以每天喝蜂蜜水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北京消息“麻風腮聯合疫苗”本月起免費接種

北京消息:“麻風腮

孩子的頑習固癖是怎樣形成的

    遺傳:   在低能兒中,有由遺傳造成的,但比較少。以前認為有八、九成都是遺傳造成的,現在經過研究,有的學者說只占一成以下。不過,一般來說,異常行為則不是遺傳的。&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