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治療用藥 >> 新生兒治療 >> 新生兒常見臍帶疾病及處理

新生兒常見臍帶疾病及處理

  臍帶的結構

  小小臍帶,直徑不到0.5cm,卻包含了臍動脈1根,臍靜脈2根,還有一些結締組織;臍血管及其周圍結締組織如發育不良或護理不當均可引起臍疾病。

  主要的臍疾病有以下幾種:

  1.臍疝

  病因是:新生兒臍帶脫落後,臍部瘢痕是先天薄弱處,且嬰幼兒時期兩側腹直肌在臍部留有缺損。各種使腹腔壓力增高的原因如咳嗽、腹瀉、過多哭鬧等,都能促使臍疝發生。

  表現為:小兒腸管自臍部凸出至皮下,形成球形或半球形軟囊,容易壓回,小兒安靜臥位時,可縮小或消失。咳嗽哭鬧時可增大。臍疝直徑多在0.5~2cm之間,小兒一般無自覺不適。絕大多數臍疝可以在2歲之內自愈。

  處理:對大的嬰幼兒也可用一稍大於臍環的硬幣或圓木片,包以紗布壓於臍環上,然後用腹帶壓緊疝環。對新生兒或小嬰兒應注意避免使用不當引起臍部發炎腫脹,損傷皮膚。年齡在3歲以上或直徑超過2cm者,則應考慮手術治療。

  2.臍肉芽腫

  病因是臍帶脫落後,臍部遺留慢性感染創面,或因異物刺激而在臍內形成肉芽增生。

  表現:常有膿和血型分泌物,並可刺激周圍皮膚,出現濕疹樣改變,甚至引起糜爛。

  治療可用75%酒精,保持臍部清潔、干燥。必要時到醫院處理。

  3.臍茸:

  病因為卵黃管雖萎縮退化完全,但在臍端殘留少許黏膜。

  表現為臍部可見櫻紅色小腫物,又稱臍息肉,經常分泌少量粘液,當摩擦受損後,可有血性分泌物,臍周常繼發濕疹。

  治療:需行手術切除。

新生兒常見臍帶疾病及處理

  4.臍窦:

  病因為卵黃管腸端閉合、臍端開放所形成的窦道。

  表現為經常有粘液自臍部排出,如果繼發感染,則可混有膿液,或發生臍炎,甚至形成膿腫。查體:臍部可見小的圓形紅色突出,中央凹陷,凹陷處插入探針或細導管,進入1-5cm即受阻,自導管注入造影劑,行X線側位攝片,顯示造影劑與腸管不通,呈一盲管狀,即可確診。

  治療:窦道合並感染時,應先行抗生素治療,及局部理療,感染控制後再行窦道切除術。

  5.臍腸瘘:

  病因是指卵黃管持續開放,連接在末端回腸和臍之間。

  表現:臍部有腸液流出,伴有臭味,有時伴有氣體。臍部可見一紅色被覆腸粘膜的息肉樣腫物,中央凹陷,自此處插入細管,多無阻力,注入造影劑可進入小腸,即可確診。

  治療:需要手術切除。

  以上是我們肉眼所能見的一些臍部疾病,大多數可以通過加強護理緩解病情。

  此外還有我們肉眼所不能見的臍部疾病如卵黃管囊腫、臍腸索帶、梅克爾憩室等,一般不引起嚴重後果。如果寶寶出現不能解釋的嚴重哭鬧等,可就近診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怎樣區分小兒肺炎和小兒感冒

由於家長們缺乏對疾病的了解,很容易把小兒肺炎和感冒症狀混淆,所以家長們要有正確的認識,以便正確的區分,對症下藥,就可以及時地采取措施,避免病情惡化。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相關知識。  1、發熱情況  兒童罹患肺炎時

小兒小面積燒、燙傷的家庭處理方法

小兒小面積燒、燙傷的家庭處理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是小面積二度燒、燙傷,往往並不需要送醫院醫治,在家裡只要處理得當,就會較快痊愈。方法是:  一、要清潔創面,用生理鹽水(一千毫升開水加九克食鹽冷卻即成)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