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濕多因水濕穢毒浸淫臍部所致。以嬰兒臍帶脫落後臍部創面滲出脂液,浸淫不干,或微見紅腫為主要表現的瘡瘍類疾病。
本病亦相當於西醫學所說的新生兒臍炎。
[診斷依據]
1.初生小兒有臍部消毒不嚴或污染史。
2.臍帶脫落後,臍孔見淡黃色流脂,潮濕不干,表面微顯紅腫,臍周皮膚如常或微紅。
3.無明顯全身症狀。
4.臍部分泌物細菌培養可為陽性。
[鑒別診斷]
1.臍瘡:二者實為一個疾病的兩個階段。臍濕乃臍瘡的早期表現,臍濕病變繼續加重則成臍瘡。
2.臍尿管瘘:系臍管未完全閉合,從臍部間歇性排出尿液。作瘘管造影,可見造影劑進入膀胱,或將美藍注入瘘管,可見藍色尿液從尿路排出。
3.臍腸瘘:系卵黃管未完全閉合,又稱卵黃管瘘。瘘管連接於臍孔與回腸之間,臍部間歇排出氣體或糞水。由臍孔注入造影劑,x線檢查可見其進入回腸。
[辨證論治]
肌膚濕熱證:臍帶脫落後,臍部創面滲出脂水,浸漬不干,或微見紅腫,吮乳佳,精神好,入睡欠安,舌淡紅,指紋正常。清熱祛濕。
![]() |
盤點小兒支氣管炎的民間偏方
支氣管炎是一種炎症,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見疾病和多發病。主要症狀是咳嗽、咳痰、喘息或氣短,尤以清晨或夜間為重。但如果孩子患上支氣管炎,父母既擔心又焦慮,小兒支氣管然會不會反復發作呢?該如何是好呢? 小兒支氣 |
![]() |
寶寶患有便秘時要做的相關檢查
相關檢查: 1、體格檢查: 可有腹部脹氣,左下腹可觸到存留在乙狀結腸的糞塊,經洗腸後糞塊自然消失。 2、肛門指診: 在直腸便秘者可觸到粗而堅硬的糞塊,若直腸空虛則為結腸便秘。有時指檢後隨著肛門擴張而排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