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一幼兒園被曝大三、大四班孩子午休房的地板腐爛生蟲。多位家長表示,孩子曾出現咳嗽、流鼻涕、皮疹等反應,疑與地板有關。昨日,該園一名幼兒在市兒童醫院被確診為川崎病,家屬懷疑與學校環境有關。
川崎病?很多家長對於這個病都甚感陌生,甚至是一無所知。如今新聞爆出這個病,而且對孩子的傷害非常大,不禁讓父母們緊張起來。川崎病究竟是什麼病呢?對孩子的身體有多大的影響?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病的症狀和特點。
什麼是川崎病?
川崎病的全稱是小兒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MCLS),是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醫師首選報道,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
川崎病的症狀
發熱是川崎病的首發症狀,患兒身上會出現紅點,因此經常被誤診為感冒、麻疹或猩紅熱。川崎病並不像感冒那樣,會出現咳嗽、噴嚏、鼻涕等情況。感冒發燒3天後,症狀會緩解,體溫跟著下降,川崎病患兒會持續發熱,且體溫在38℃~39℃之間,發燒可持續5天以上。
在持續發熱的同時,患兒還往往伴有皮疹、頸部非化膿性淋巴結腫大、雙眼球結膜充血、口唇充血皲裂、草莓舌、手足硬性水腫、脫皮等症狀,很容易被誤診。當患兒經過抗生素治療無效,仍持續發熱時,要考慮川崎病的可能。
川崎病對孩子的危害有多大
川崎病的危害並不是發燒、皮疹及淋巴結腫大等外在表現,而是對患兒心髒等內在髒器的侵害。部分川崎病患兒可並發心、腦、肝、肺、腎等多髒器損害,其中心血管損害最突出,大多發生於病後2~3周,可持續數月到數年,引起冠狀動脈瘤、冠狀動脈擴張、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等,嚴重者可形成血栓、管腔狹窄閉塞乃至心肌梗死。
川崎病的檢查方法
川崎病如今沒有特異性的檢查方法。如果懷疑是川崎病,可以做一個心髒彩超,就是超聲心動圖,如果川崎病沒有侵犯到冠狀動脈,不會引起什麼問題。通過做超聲心動圖來看看冠狀動脈有沒有擴張,有沒有冠狀動脈瘤的產生。
川崎病會傳染嗎?
幼兒園裡的小朋友接觸十分親密,非常容易互相傳染疾病。若園中有孩子患上川崎病,爸爸媽媽們不用太擔心,川崎病是血管炎綜合征,並不具備傳染性,所以並不會在孩子間互相傳染。但是,父母對於孩子的日常護理工作還是要做好,如注意個人衛生、清潔雙手和身體、經常運動提高身體免疫力等。
推薦閱讀:
狂犬疫苗打一針可以嗎?
寶寶嗆奶後如何急救?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吃什麼食物好
乙肝疫苗的有效期是多久
2歲寶寶便秘可以每天喝蜂蜜水嗎?
![]() |
如何讓孩子掌握自我激勵法
1.幫助孩子制定激勵目標 要讓孩子明白如果沒有明確的奮斗目標,一句空泛的“我要成功”是毫無意義的。比如,孩子英語發音有問題,就可讓他 |
![]() |
長期小兒便秘易形成的5大症狀
好像很多人都有過或輕或重的便秘症狀,一般情況都表現的不嚴重,所以很多人認為沒有必要治療。認為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就會好了。其實不是這樣的,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的注意到飲食了呢?如果便秘沒有得到相應治療,患者長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