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治療用藥 >> 新生兒治療 >> 兒童過敏預防是關鍵

兒童過敏預防是關鍵

  近年來,兒童過敏發病率在全世界范圍內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哮喘、濕疹和花粉熱以及因過敏性疾病而引起的兒童心理疾病正嚴重威脅著兒童健康。兒童的免疫力遠遠低於成年人,自我防護能力也較差,尤其是過敏性體質的兒童,特別容易受到花粉、粉塵等過敏原侵襲;此外,飲食不當,用藥不當等原因將引起一系列兒童組織損傷或生理功能紊亂。孩子因此發生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和過敏性皮膚病等一系列過敏性疾病,出現噴嚏不斷、流鼻涕、皮膚紅腫瘙癢等症狀。專家表示,導致過敏症的發病率上升的原因有空氣污染、不良生活習慣以及接觸細菌等。

  對於過敏體質的兒童,家長首先要讓孩子遠離過敏源,杜絕過敏的誘因。保持家居室內干燥通風,減少家中的盆栽植物裝飾;消除室內塵螨,可每周用55℃以上的熱水洗滌床上用品,並在陽光下曬干;讓孩子遠離填充的或長毛絨玩具,不鋪設地毯和掛毯;兒童貼身衣物應選用質地柔軟、寬松舒適的棉織品或細軟布料,避免化纖、羊毛制品的刺激;兒童護膚品也要盡量采用無刺激的天然產品;經常帶孩子鍛煉,增強體質,減少感冒的發生;花粉季節盡量減少外出,外出時最好讓孩子穿長衣長褲,不要觸碰不知名的植物。

兒童過敏預防是關鍵

  在兒童飲食方面,家長要注意保證孩子均衡、充足的營養攝入,不給孩子吃已經明確的會導致過敏的食物;對未嘗試過的食物應該由少漸多,並注意觀察有無過敏反應發生。最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是異性蛋白食物,如牛奶、螃蟹、大蝦、動物髒腑、蛋類、肉類等;有的蔬菜也可引起過敏,如黃豆、毛豆、扁豆等豆類,木耳、菌藻類、蘑菇、竹筍等。在劉記平女士的新書一個兒保專家的育兒筆記中有一節談到了常見的兒童過敏性皮膚病——濕疹的預防和治療方式,她提出了母乳喂養、水解蛋白的低敏配方奶粉喂養、補充益生菌以及7個月後再添加非乳類蛋白質固體食物(蛋黃、魚蝦)的建議。

  兒童藥物過敏也是一種經常的現象,且危害性很大,嚴重地話會導致死亡。父母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孩子用藥,同時記住導致孩子過敏的藥物名稱並在下次看病時告知醫生。這樣就不容易發生藥物過敏現象,即使發生,也能夠及時治療。最後要提醒廣大家長的是,過敏源防不勝防,一旦孩子發生過敏症狀,家長要醫生指導下及時給孩子服用抗過敏藥物。劉記平女士提醒廣大父母,用藥原則應該選擇濃度低、療效高、副作用小的藥物,激素類和非激素類藥應交替使用,以達到最安全有效的抗過敏作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支氣管炎慎用抗生素

小兒支氣管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  有些家長看到寶寶咳嗽、發熱就以為是感冒,到醫院就診才發現寶寶患了小兒支氣管炎。陳主任介紹,小兒感冒與小兒支氣管炎症狀比較相似,確實難以區分,約30%是由細菌感染引起,多數小兒支氣

小兒咽喉膿腫怎麼診療?

咽後膿腫是咽後壁或側壁化膿性淋巴結炎引起的膿腫。  咽後膿腫常發生於嬰兒和幼兒,由於咽部,鼻窦,增殖腺,鼻腔或中耳的感染(通常由β-溶血性鏈球菌引起)擴散到咽後上淋巴結而形成的化膿性病變。咽後膿腫在成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