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寶寶平常會不會有不尋常的動作呢?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家的寶寶要活潑點才好,但是一些家長們覺得可愛的寶寶行為,不一定是好事。寶寶腦癱這個疾病是需要家長發現及時,才能夠治療成功的。那麼,寶寶腦癱表現是什麼?腦癱寶寶康復訓練又有哪些?
寶寶腦癱表現
一般3個月內診斷叫超早期診斷,4~6個月內診斷叫早期診斷。越早進行干預越好,6個月以後進行干預,康復效果不如在早期和超早期干預。
如何才能發現寶寶早期腦癱呢?下面就為大家講述一下寶寶腦癱的表現:
1.吃奶異常
正常的寶寶饑餓是吃奶很快,喂飽後會有少量回奶。而腦癱寶寶以為內吞咽不協調,即使很餓,也不容易吃進去,特別容易吐奶。
2.愛哭鬧早翻身
正常寶寶哭鬧可能是餓了、尿了或者感到不舒服,喂奶換尿布之後就很快不哭了。而腦癱寶寶,常常會出現身體打挺的現象,手腳會讓人感覺很僵硬。腦癱寶寶放在床上會因為肌張力高二背部疼痛,愛哭鬧,哭鬧時會扭動身體,做出翻身的動作。正常的寶寶三個月才會翻身,而剛滿月的寶寶就會翻身的話,一定要盡快查一查。
3.身體太軟
腦癱寶寶可能會因為肌張力低而導致身體特別柔軟,精神不好也不哭。正常寶寶一般3個小時或者更長時間吃一次奶。而腦癱寶寶卻沒有這個意識,一天到晚的睡,該吃的時候也不醒,吃得也很少。
4.容易受驚
正常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聽到噪音易受驚嚇,兩周後補充魚肝油或維生素A、D促進鈣質吸收、經常曬曬太陽就可以糾正。而對於腦癱患兒來說,補充魚肝油、補鈣則不易糾正驚嚇,而且會經常出現肢體抖動的現象。
腦癱寶寶康復訓練又有哪些
1、對站立時足跟不能著地的小兒,訓練者可在其仰臥時,四指握住足跟,以手掌壓向足心,使足背向小腿方向背屈,足背與小腿之間角度盡量小於90°。還可以穿戴足踝矯形器,以利於矯正尖足、穩定踝關節,更好地進行站立、行走訓練。有的小兒雙手握拳,不會抓物,訓練者要堅持做被動手指伸展活動,將其大拇指外展伸開,其它手指就容易伸開了。
2、對不會翻身的小兒,在其仰臥時,將翻動側的下肢屈曲,並輔助屈曲腿帶動身體旋轉或握住翻動側上肢使其伸展,內收,帶動軀干翻身。學會爬行是行走的先決條件之一。小兒需雙上肢伸展支撐,下肢以膝關節支撐使軀干與大腿成90°。姿勢保持穩定後,可在小兒面前放置帶有聲響、顏色鮮艷的玩具,誘發其向前交替伸手抓取,同時可向前推動小兒足底,輔助其前行。
3、在運動訓練的同時,也要加強語言訓練。以顏色鮮艷的玩具吸引小兒的注意力,力爭其模仿訓練者的發聲、發音。創造良好的言語環境,及時糾正異常的發音。
![]() |
6個月內嬰兒不適合接種流感疫苗
此時一旦寶寶得了流感,如果不注意休息和及時治療,很容易產生並發症,甚至導致嚴重後果,最常見的並發症有中耳炎、喉炎、肺炎、腦炎和病毒性心肌炎等。 流感病毒容易通過眼睛和鼻子進入人體,不管家長還是孩子自身,都盡量 |
![]() |
治寶寶便秘的按摩方法
哺乳期的寶寶常有便秘,主要是因為食物過於精細,纖維素太少了。纖維素有利於糞便排出,應該讓寶寶多吃些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白菜、玉米、大豆、蘋果等。父母要鼓勵孩子多參加運動,增加胃腸蠕動,還要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