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治療用藥 >> 特殊的用藥 >> 給寶寶服中藥有技巧

給寶寶服中藥有技巧

 

  由於中藥療效好,副作用少,許多患兒家長求治於中醫中藥。但苦於未能掌握給小兒服中藥的方法,最後只好作罷。其實,只要按照嬰幼兒不同時期的特點、不同的藥物性質,采用不同的方法,給嬰幼兒服中藥就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相反還是一件容易的事。

  煎藥量與服藥方法 給新生兒喂藥,每日藥量30-50毫升,分9-10次服完。因新生兒味覺發育尚未健全,可將藥汁直接放在奶瓶中由他自己吮吸,或用滴管慢慢滴入口內。1-3歲的嬰幼兒,每日藥量在100毫升左右,分6-7次服完。這時期的嬰幼兒的味覺非常敏感,所以喂藥的方法很重要。首先藥汁的溫度要低於37度,這樣可以減輕苦味,另外在不影響藥效的情況下,可以在藥汁中適當加入些冰糖、白糖等輔助品來減輕苦味。3-7歲的幼童,每日藥量在300毫升左右,可分3-4次服用。此階段的幼童已有自己服藥的能力,因此可對他們進行誘導、說理,切不可用粗暴打罵的方式,否則病兒就會產生對抗情緒。

  被動喂藥法

  對極個別不願服中藥的幼童,只好采用被動喂藥法了。首先將病兒抱成半臥位,頭部抬高,頸部墊上毛巾,固定手足,取吸管吸滿藥汁,將管口放在病兒口腔頰黏膜與臼齒之間慢慢擠滴。由於體位的關系,藥汁可慢慢從舌尖後部入口,這樣可減少藥汁與舌尖的接觸,使苦味大減(因為舌尖的味覺最為敏感)。如小兒不肯咽下,則用拇指和食指捏小兒的兩頰,使之吞咽,切不可捏鼻子灌藥以防藥汁嗆入氣管,導致窒息。藥的溫度藥適中,過熱容易燙傷嬰幼兒的咽喉、食道、胃黏膜等,過涼則會造成胃部不適,腸道功能紊亂,還會影響藥效。

  喂藥時間

  喂藥應在兩餐之間,這樣才能使藥物充分吸收和發揮作用,餐前服藥容易刺激胃黏膜,而餐後容易造成嘔吐,一般情況下,服藥後盡量休息一段時間,以利藥物吸收,也可避免因活動量大而引發嘔吐,從而影響療效。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孩子中毒後的急救措施有哪一些

孩子中毒的現象雖然不常見,但是一旦發生,剛後果是很嚴重的,因此,家長們提前了解一些有關於孩子中毒後的急救措施,是相當有必要的。  舊版急救法:讓孩子服用嘔吐藥,把胃中殘留物都吐出來。  新版急救法:  1、在打

手足口病就是口蹄疫嗎?

手足口病是什麼病?手足口病是不是口蹄疫?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麼樣的?下面就用這篇文章回答大家的疑問。首先,口蹄疫與手足口病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傳染病。其次,口蹄疫和手足口病的主要區別如下:  病原體不同  口蹄疫的病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