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孩子一直都不愛吃東西,之前吃母乳的時候,就是不怎麼愛吃,等到6個月後添加了輔食,她還是不愛吃。斷奶的時候我們都很擔心,怕她不吃東西營養不夠。於是打聽了很多人的喂養孩子的偏方,變著法子弄給她吃,結果卻常常腹瀉。現在她每個月都在瘦,本來已經很輕了,再瘦下去就……:
一個年輕的夫婦抱著小不丁的孩子來到醫院,希望得到醫生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小兒營養不良性消瘦的症狀
1、體重不增以至減輕是消瘦性營養不良的最初症狀。在營養不良的早期,若僅看面部而不作全身檢查,則不易發現消瘦。皮下脂肪大量消失時,皮膚干燥、松馳,失去彈性。初期往往多哭而煩躁,繼而變為遲鈍。初期食欲尚佳,繼而低下以至消失,常有嘔吐及腹瀉等急性消化紊亂的症狀。
2、病程久的,身長也會低於正常。皮下脂肪層不豐滿或完全缺乏。皮下脂肪消減的順序是先在腹部,其次為胸、背部,然後上、下肢及臀部,最後額、頸及面頰部。當面部皮膚脂肪層消失時,額部形成皺紋,顴骨突出,颏部變長,形成老人外貌。
根據臨床表現的不同,可以分為:消瘦型、水腫型和混合型;根據營養不良的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根據發病過程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急性起病常伴水、電解質紊亂;慢性者常伴有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約有3/4患兒伴有缺鋅。
本病主要見於3歲以下嬰幼兒多見於食物供應不足,尤其多見於發生饑荒時期,缺乏喂養知識以及衛生情況不良的地區。
病因:
1、喂養因素
嬰幼兒生長發育迅速,必須供給足夠的營養物質,尤其是具有優良生物利用價值的蛋白質才能滿足需要。如因母乳不足又未及時補充乳類制品,或人工喂養調配不當如牛奶或奶粉調配濃度太低,或以谷類為主食,或倉促斷奶後不再給吃乳制品,或斷奶後輔食添加不當,隨大人進食等。
2、疾病因素
疾病常為誘發因素如患先天性唇、腭裂影響哺乳;患腹瀉或胃腸炎長期限制進食;慢性代謝性疾病影響消化吸收;各種感染性疾病如麻疹、百日咳、痢疾、肺炎、嬰兒肝炎等尤以慢性腸炎為最重要,後者由於長期消化吸收障礙慢性消耗及攝入不足導致營養不良。
3、先天營養基礎差
多見於胎兒營養不良引起的低出生體重兒,足月小樣兒以及雙胎、多胎及早產兒等。較重的營養不良大多由多種原因所致。
如何治療小兒營養不良性消瘦?
輕度營養不良的患兒
機體生理機能受損尚不嚴重,從治療開始到治療完成,一般一周左右。每天熱量可控制在80~120千卡/公斤體重。到第六步鞏固階段,可持續1~2周。如果沒有滯食或腹瀉,可每日加蒸蛋羹,並漸加魚、肉末之類。
中度營養不良患兒
消化力薄弱,對食物耐受力很差,易發生腹瀉,增加食物宜較慢,初起矯治時,可先加含蛋白質較多、脂肪較少食物,另加澱粉質以補充熱量,待消化功能逐漸恢復、食欲好轉、大便正常時,可多加食物,可在魚粉米湯或魚粉米糊內加熟豆油或熟菜油,以補充脂肪。在鞏固階段,可用全牛乳,每日二瓶,分3~4次飲用,另加爛粥、蒸蛋羹等,一日可進5餐。
重度營養不良患兒
消化力更弱,對食物耐受力極差。在治療中可遇到許多困難,如拒食,患一種或幾種顯著的維生素缺乏症及繼發性感染,因此飲食的進度可進可退,反復數次。調整營養時,須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開始時,供給水溶性維生素,情況好轉時,漸加維生素A和D,以後再加鈣劑和鐵劑。
![]() |
治療小兒腹瀉的辦法
小兒腹瀉一年四季都有,而夏秋季為多發季節,腹瀉有感染和非感染之分,把好入口關是關鍵。還有諸多因素,如環境衛生狀況、食品制作過程、喂養者的衛生習慣、嬰幼兒全身及消化道的抵抗力都與腹瀉有 |
![]() |
選購嬰幼兒米粉是的“六項注意”
嬰幼兒生長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在此期間如不能攝入營養足夠豐富的食品,嬰幼兒將會營養不良、生長緩慢,智力發育和身體健康均會受到無法逆轉的影響。作為嬰幼兒營養的主要輔助食品,嬰幼兒米粉目前在市場上的抽查合格率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