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營養食療 >> 壯骨的五元素

壯骨的五元素

  在寶寶身體內擔當骨骼發育的不止鈣元素,同時還有“鎂、錳、鋅、銅”等元素,人們喻它們為“壯骨五兄弟”。在這“五兄弟”中,以鈣元素最為重要。因為鈣已為人們熟悉並廣泛使用,現只介紹其余“四兄弟”的生理作用及其補充方法。

  鋅大量動物試驗及觀察證實,鋅元素可以促進骨細胞的增殖及活性,並加速新骨細胞的鈣化。兒童如果缺鋅,不僅智能、心理發育障礙,骨骼發育也慢。

  兒童對鋅元素的需求量大約每天每公斤體重0.3~0.6毫克。豬、牛、羊等畜肉每克中含鋅20-60微克,魚與其他海產品中也都在15微克以上。牛奶及乳制品中則較少。故以奶類為主食的嬰幼兒,應注意添加含鋅量較多的輔食。

  銅專家們觀察到,較長時間吃含銅量極少飼料的動物,常表現為骨皮質變薄、骨松質減少、骨骺增寬,導致廣泛性骨質疏松,容易在外力作用下變形或折斷。同時還可影響骨磷脂的合成,致使新骨生成受到抑制。

  人體對銅的需要量與年齡有關,兒童每天約需1毫克。堅果類、海產品、動物肝、小麥、干豆類等含銅頗豐,可適當增食一些。

  錳錳元素是軟骨生成中不可缺少的輔助因子,若缺乏則可引起一種叫做硫酸軟骨素的物質合成障礙,從而妨礙軟骨生長,造成軟骨的結構和成分的改變,最終導致骨骼畸形。錳缺乏也可通過影響骨鈣調節而引起新骨鈣化不足,導致骨質疏松。

  嬰兒每天需錳0.5~1.5毫克,兒童為1.5~3毫克。動物性食品中含錳較少,但吸收率高;植物性食品中含錳較多,但吸收率低。因此,只要不偏食、擇食,即可攝取足量的錳元素。

  鎂鎂在骨骼的生長發育中起間接調控作用。如通過影響甲狀旁腺激素的合成與分泌,對鈣在骨骼內外的活動進行調節,則會影響骨組織代謝。缺鎂最常見的表現為骨骼過早老化、骨質疏松、軟組織鈣化。

  因此,專家強調只補鈣是不全面的,還必須補充足量的鎂元素。綠色蔬菜、水果、番茄、海藻、豆類、燕麥、玉米、堅果類含鎂豐富,可供選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兒童感冒用藥的方法與原則

小兒怎樣正確服用感冒藥呢?  1、不要急於退熱。發熱是身體的一種防御性反應,既有利於殲滅入侵的病菌,又有利於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但高熱時(39℃以上)應在醫生指導下退熱。退熱的最好辦法是物理降溫,如冷敷、酒精擦

小兒感冒需要如何護理?

季節轉換,乍暖還寒,不少抵抗力低下的寶寶一不小心就患上感冒。如何照顧好感冒的寶寶,成為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寶寶感冒的護理方法:  1.讓孩子呆在家裡。很多父母會習慣性地每天帶孩子外出遛達,但美國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