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營養食療 >> 二歲前的寶寶不宜吃水煮雞蛋

二歲前的寶寶不宜吃水煮雞蛋

  如果你發現,寶寶在4—6個月大,看到別人吃東西時,小嘴跟著蠕動,則說明可以給寶寶加雞蛋了。

  加雞蛋由蛋黃開始。媽媽將煮熟的雞蛋剝去皮,取蛋黃,開始時只能將1/4個蛋黃用少量水研碎食用,以後逐漸加至1/2個,最後到1個。蛋黃可以拌在米粉中吃,也可以取鮮橙汁一兩勺,做成橙味蛋黃泥,這樣有利於蛋黃內鐵的吸收。

  初次添加蛋黃時,要觀察寶寶吃過後皮膚有無出現皮疹、荨麻疹、嘔吐等過敏現象,因為嬰幼兒免疫力較弱,對新品種食物有可能出現過敏反應。

  需要注意的是,1歲前不宜吃蛋清,這是因為嬰兒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全,腸壁很薄,通透性很高,而雞蛋清中的蛋白為白蛋白,分子小,可以直接透過腸壁進入寶寶的血液中,易引起一系列過敏反應或變態反應性疾病,如濕疹、荨麻疹、喘息性支氣管炎等。

  蛋黃和蛋白各有營養,1歲以後的寶寶應蛋黃、蛋白都吃,不可偏食。

  就成年人食用時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沖蛋為92.5%,生吃為30%—50%。因此,對成年人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不過,對於2歲以下的寶寶來說,由於牙齒還沒有發育好,水煮蛋的蛋清對他們來說難以嚼碎,因此建議2歲後再吃整個的煮雞蛋。蒸蛋羹、蛋花湯、炒雞蛋非常合適寶寶,因為這些做法能使蛋白質質地細嫩,又不需要咀嚼,極易被寶寶消化吸收。

  寶寶不宜吃煎炸雞蛋。因為在煎雞蛋和炸雞蛋時,蛋被油包住,高溫的油會使部分蛋白焦糊,使賴氨酸及其他氨基酸受到破壞,失去營養價值。食用後在口腔和胃內還不易和消化液接觸,使消化受到影響。

  一般來說,1歲後的寶寶每天吃1個,最多2個雞蛋就足夠了。吃得太多,寶寶的胃腸負擔不了,也會導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礙,引起消化不良。

  • 2011兒科精華文章匯總
  • 家長勿把血管瘤當蚊蟲叮咬
  • 夏季寶寶必備藥品有哪些?
  • 小兒心肌炎易因感冒後引起
  • 小兒食療偏方巧治咳嗽
  • 夏季讓小兒和腹瀉說再見
  • 兒童長高抓住3個關鍵期
  • 母乳喂養時間決定嬰兒智商
  • 孩子長高的6大非遺傳因素
  • 不同年齡過敏症狀“偽裝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怎樣面對兒童的說謊

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博士發現,4歲以下的孩子都把爸爸媽媽是否高興當作衡量自己行為對錯的標准,為了不讓爸爸媽媽生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承認自己做過的事情。  說謊在不同年齡意味著不同的問題,誠實的品格是逐漸形

孩子受傷了 怎麼止血

人體的血液量約相當於體重的1/13。若血液一次失去超過15%就可能會有休克現象,超過30%就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如有大量出血的現象,絕不可掉以輕心。  創傷出血的急救原則:  1、在受傷部位直接加壓止血。  2、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