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預防護理 >> 支招:兒童應如何正確“秋凍”

支招:兒童應如何正確“秋凍”

  中秋節過後,天氣一天涼似一天,雖然偶爾秋老虎還會發威,但早晚的涼爽我們已經可以明顯感覺到了。民間諺語有“春捂秋凍,不生雜病”,對此,專家指出,“秋凍”要分人,寒熱交替時節科學進行養生才是上舉。

  “秋凍”養陰又

  據王聲強介紹,“春捂秋凍”是根據中醫“天人合一、陰陽相應”的理念總結出的一種養生的方法。中醫講“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天是陰長陽消的季節,所以要養陰為主。初秋暑熱未消,氣溫較高,不必過早添加衣服;仲秋氣溫開始下降,但“涼而不寒”,這時穿衣要有所控制,有意識地讓機體“凍一凍”,以免身熱汗出,傷陰耗氣。尤其秋季氣溫不定,乍冷乍熱,如果過早地添加衣服,不僅容易誘發感冒,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也得不到適應性鍛煉,難以抵御即將到來的冬寒。同時,秋天主收,萬物收斂,肺氣內應,養生應以養肺為主,此時進行所謂的“秋凍”鍛煉,不僅能提高人體抗病和抗寒能力,還能對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起到積極的預防作用。

  童不要過早過度添衣保暖

  由於小朋友的體溫調節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嬌嫩的身體耐寒、抗病能力相對較弱,所以在秋季忽冷忽熱期間比成人更易患病,而且不易好轉。不過,這種功能和能力可以通過日常生活對冷環境的逐漸適應加以提高。專家表示,可以進行科學的“秋凍”,不要過早過度添衣保暖,使自己有暴露於冷環境的機會,這樣在逐漸變冷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能促進身體的物質代謝而增加產熱量,從而有效提高機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

  要用冷水洗手洗臉

  同時,小朋友還要從秋天開始進行其他的耐寒鍛煉,以進一步提高機體的冷適應能力。最簡單的方法是養成用冷水洗手、洗臉及喝涼開水(以25℃左右為最宜)的習慣,即使到了冬天也不放棄。由於這是一個逐漸降溫的過程,小朋友一般都能適應,並且效果顯著。如能再堅持每天用冷水擦拭身體則更好。

  要多到室活動

  為了提高耐寒抗病能力,只要天氣許可,小朋友就要多到室外活動,特別是課間休息。雖然時間不長,也要走出教室,活動活動手腳。運動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而且可以促進消化和吸收,加強呼吸系統與新陳代謝的功能,還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增強肌肉的耐寒及抗寒能力。據測定,機體代謝越旺盛就越不怕冷,人躺著時代謝率最低,坐起來就可提高12%,站著能提高20%,步行可提高50%以上,劇烈活動時則可提高10倍。

  當然,萬事皆有個度。“秋凍”也不例外,尤其是深秋之後,早晚外界氣溫偏低,而午間氣溫偏高,這時要注意及時地適當增減衣服,以防身體過冷而著涼生病,或過熱出汗著風而患感冒等。專家指出:每年的秋冬季節之所以呼吸道疾病高發,一方面是因為氣溫變化大,同時與衣著調適不當也有很大的關系。特別是體弱多病的小朋友,則不宜盲目的進行“秋凍”,重點是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以便平安度過“多事之秋”和嚴寒的冬季。

  相關閱讀:兒童適度“秋凍”益健康

  兒童“秋凍”要“悠著來”

  過敏兒童不適合“春捂秋凍”

  秋冬季防病應注意哪些細節?

 

39健康網(www.39.net)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半數單身母親有不當之處 孩子面前莫當“怨婦”

“我經常在孩子面前說他爸爸不好的地方,雖然說的都是事實,但這樣做是不是對孩子不好?”面對蔡女士的疑問,市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副主任陳秀茹給出了肯定的答復。  陳秀茹介紹,這樣做會對孩子有不好

11個月大女嬰被扎12鋼針 遍布全身會隨時游走

北京市兒童醫院多科專家歷時五小時手術將針全部取出,據悉這已經不是子萱父母第一次發現孩子被下狠手了,子萱母親曾在孩子大腿等部位拔出過4根針。到底是誰竟會下如此狠手?  檢查結果一出,多家醫院均表示無能為力。最終,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