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列出一般幼兒容易出現的壞習慣和行為、形成原因、對幼兒人格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解決的方法,提供父母在育兒時參考。
(1)不良的睡眠習慣
種類:半夜驚醒哭泣、睡覺前和醒時哭鬧不休、要大人陪才肯入睡、拒絕睡覺
原因:
⒈生病,如發燒、腹痛所引起的睡眠障礙。
⒉房間環境不佳,如太冷、太熱或太亮導致孩子哭醒。
⒊對睡眠產生恐懼。
⒋睡前活動太激烈或吃太多東西。
⒌午睡睡太多。
⒍家長本身有晚睡習慣,也造成孩子睡眠時間不固定。
對孩子人格影響:
⒈拖延、不守時
⒉精神不佳、情緒不穩定、愛鬧脾氣
⒊依賴心、沒安全感
解決方法:
⒈睡前做一次檢查,可摸摸孩子額頭、手腳、尿布,確定孩子身體狀況。
⒉改善房內環境,夏季房間內,一般維持在25℃~27℃,在睡前就調節好室溫。平日保持房內空氣暢通,不要蓋太厚被子或穿過多衣物睡覺。
⒊如果怕黑,可在房裡留一盞燈,將孩子抱在懷中,陪孩子入睡,培養愉快情緒。
⒋睡前避免活動量大的興奮游戲,不說可怕的故事,情緒平穩有助於入睡。
⒌睡前不吃油膩、難消化食物。父母由於工作關系,有吃宵夜的習慣,也間接養成孩子吃宵夜。飽餐之後不但難以入眠,胃部剛接納食物,促使血液集中至胃部,此時入睡不僅食物尚未消化,更容易使幼兒發生腹部不適情形。
⒍營造愉快的睡眠氣氛,如在旁邊說故事給孩子聽、播放輕柔音樂、調整燈光等。
⒎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不要讓大人生活影響孩子。
⒏親吻孩子臉頰,讓孩子感覺媽媽的愛,愉快地入睡。種類:不想吃飯、吃飯吃得很少、不肯自己吃飯、邊吃邊玩、吃飯時間很長、吃得滿桌都是……
(2)不良的進食習慣
原因:
⒈孩子本身體質關系,本來食量就很小。
⒉家中常准備一些餅干、糖果、飲料、蛋糕等食物,只要孩子肚子餓就立刻給他吃,到了正餐自然就吃得少了。
⒊身體不舒服,如發燒、瀉肚子、肚子痛、牙痛……所以不想吃飯。
⒋想引起父母注意,故意產生反抗心理。
⒌白天活動量不夠,體力沒地方可發洩,食欲自然不好,吃的也就少。
⒍模仿父母進食習慣,如父母愛吃零食、吃飯慢吞吞、用餐不正常等。
⒎菜式變化少,孩子沒有食欲。
對孩子人格影響:敷衍、不專心
解決方法:體型小的孩子,食量就小,勿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比較。只要孩子體重發育按正常標准增長、身體健康,都是沒關系的。
![]() |
小兒要防“熱傷風”
夏天來了,氣溫變暖,陽光明媚。以為是遠離了感冒的季節,可是稍微不慎,發現寶寶又感冒了。咳嗽、流鼻涕,炎炎夏日,寶寶感冒難受,家長著急。年輕的媽媽們在夏天更要注意對寶寶的保護。 其實夏天感冒,主要是由於夏季氣溫 |
![]() |
小兒鼻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鼻部容易出血和它的結構有密切的關系,鼻部是容易受到撞擊的部位,腔內有一個容易出血的部位,即鼻中隔的前下方,在這個區域血管豐富,黏膜很薄。當受到外力碰撞時,不堪一擊,很容易出血。這個易出血的部位發生出血占鼻出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