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吸道感染 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氣管炎、支氣管炎及肺炎是兒童常見的呼吸道炎症。據調查我國嬰幼兒肺炎的發病率是發達國家的3~5倍,死亡率為740.18/10萬,是發達國家的10~25倍。易發肺炎的嬰幼兒包括早產、低體重、人工喂養、先天畸形、營養不良、貧血及佝偻病等。引起肺炎的致病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肺囊蟲病、真菌等。而環境污染、氣候驟變、接觸感染等因素是肺炎的誘發因素。
由於肺炎的致病因素及誘發因素較為復雜,難以用單一的方法預防及控制其發生,要求社區護士采取綜合性的預防方法,包括健康教育,增強體質鍛煉指導,早期發現,及時治療等方法來預防及控制肺炎的發病率,降低其死亡率。
2.消化道感染 嬰幼兒腹瀉、急性胃腸炎是兒童常見的消化道炎症。由於兒童的消化道功能尚不完善、機體免疫功能未完全成熟,易發生消化道的炎症。消化道炎症是威脅兒童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據統計,我國5歲以下兒童腹瀉的年發病率較高,病死率為0.51‰。因此,社區護士應采取各種預防措施,如提倡及輔導母乳喂養,指導父母及時為兒童添加輔食,進行有關營養、飲水及衛生方面的宣傳,及時治療,以控制其發生。
3.傳染性疾病 兒童是傳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常見的兒童傳染病包括水痘、麻疹、小兒脊髓灰質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性肝炎、百日咳、痢疾、猩紅熱、結核病等。傳染病的發生一般都有特定的病原體,具有傳染性、流行性、季節性、免疫性等特點。目前我國雖然在控制兒童傳染性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兒童傳染病的發病率仍相對較高,因此,加強兒童傳染病的預防及控制仍然是社區兒童保健的重要內容之一。
4.寄生蟲病 兒童由於衛生習慣等因素,寄生蟲病的發病率較高。兒童常見的寄生蟲病包括蛔蟲病、蛲蟲病及絲蟲病。這些寄生蟲常寄生在兒童的腸道中,影響其消化功能及營養物質的吸收,並產生各種並發症如貧血、梗阻等。切斷傳播途徑是預防兒童寄生蟲病的主要方法。社區護士應教育指導兒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洗手等,以減少此類疾病的發生。
![]() |
發現了這些潛藏在寶寶身邊的毒藥嗎
下表所列為最常見的造成兒童中毒的物質,你讀了會吃一驚: 現在你該仔細查看你的房屋了。用藥後立即把藥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去。所有的藥瓶上另外貼上明確的黑體字標簽,這樣,你就不會拿錯了。病愈之後,應把藥扔掉。你不 |
![]() |
孩子說謊是否要當面拆穿
基本上,在孩子三歲以前,孩子所謂“慌話”與品行沒有必然的聯系。因為他們有時分不清什麼是現實,什麼是自己的想象。如果“謊言”被當面揭穿,會使孩子充滿挫折感,喪失幻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