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兒童是初升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培育新一代是全體人民的重大責任,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各方面的互相配合才能做好。"這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宋慶齡對少年兒童的期望,也是將來社會所需要承擔的歷史重任。
俗話說的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既是搖籃教育,也是終生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到的作用是任何力量所不可取代的。家長的品德修養、教育方法以及家庭教育的環境都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影響。
在如今競爭較為激烈的社會背景和現實生活中,許多家長關心更多的是孩子的成績如何?考試得了多少分?這學期是否有進步?忽略或缺少了對孩子道德品質的教育和塑造。道理品質是一個人一生的無形財產,而幼年時期產生的道德品質將影響人的終生,它的持久性是人生其他時期所無法比擬的。
如何對孩子進行道德品質的教育,這也許是許多家長朋友們的困惑。
首先,和睦的家庭是關鍵。父母應該非常精心地營造一個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家庭人文環境。父母應該以自己的言傳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創造出來的每一個生活細節,讓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諧、文明、健康、寬松的家庭氣氛中。培養孩子活潑、開朗、勇敢、進取的性格,培養孩子樹立平等、契約、寬容、創新、共生的現代意識,讓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其次,經常開展家庭活動。生動、活潑的活動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家長完全可以以傳統節日為契機,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庭活動。如春節、中秋節期間開展"歡樂大團圓"活動,讓他們體驗大家庭的溫馨;在家人的生日期間開展"祝福"情感活動;在國慶、五一節時,開展"愛國、愛勞動"的教育……。家長以"情感"為橋梁,以"親情"為紐帶,適時對孩子進行教育,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後,做孩子的好表率。作為父母,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的對孩子起到教育的作用。例如,孝敬老人、團結鄰裡、文明行車等行為。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在孩子面前作好表率,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教育孩子,言傳身教的方法永遠不會過時。
![]() |
生活儉樸孩子開朗
積極開朗的孩子人見人愛,有調查顯示,開朗的人身體更健康,對今後的婚姻生活也大有裨益。因此,培養一個積極樂觀的孩子幾乎是所有父母的心願,在這裡我們可以聽聽美國兒童教育心理學家塔尼可有什麼建議。 1.讓孩子擁有選 |
![]() |
新生寶寶哭鬧,父母應如何對待
首先要學會觀察判斷。每個寶寶哭鬧的原因和心情是不一樣的,可以根據寶寶的哭聲進行觀察和判斷。有時候是因為病理性狀況,他用哭鬧的方式引起父母立即回復,還有些時候是生理性需求,以及心理性需求,這兩種情況不需要立即給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