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預防護理 >> 春天到 孩子又受百病擾

春天到 孩子又受百病擾

  “哈啾!”清脆的噴嚏聲音,敲開這季春天的序幕。俗話說:“百草回芽、百病發作”,還來不及賞燦爛春花,來勢洶洶的各種疾病,已經讓人喊饒。查看近日的報紙、網絡,有關春季疾病防治的文章又開始占據不少的版面了:

  上海:去年11月15日至今年4月1日為上海市呼吸道傳染病的警戒期,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把防治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作為重點。

  南京:市衛生局有關人士透露不排除南京局部暴發“流感疫情”可能,另外,從整個人群流感抗體的調查結果來看,南京市0-5歲的嬰幼兒陽性率及保護率較低,他們更容易感染上感冒病毒。

  PART1:醫在春天,直擊小兒春季的常見疾病

  五大原因讓春季成為疾病好發時

  1、冬天裡,身體漸漸對寒冷習慣了。春天天氣轉暖,人體內部系統卻還來不及調整適應。

  2、春天主生發,萬物皆蠢蠢欲動,細菌、病毒等亦隨之活躍。

  3、不按牌理出牌的古怪天氣,忽冷忽熱的溫度變化,四處飛揚的花粉等也是春季致病的誘因。

  4、初春蔬菜品種較少,寶寶胃口也較差,容易缺乏營養。

  5、春季開學後,幼兒園狹小的空間裡,病原很容易相互傳播。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對付春季多發病、常見病的“上上策”。在此,我們就將針對三大類十幾種小兒春季常見病提出治療、居家護理之策。


  第一大類:傳染病

  春天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許多傳染病都會引發危重並發病。因此在春天,傳染病是寶寶們的首要大敵。

  疾病名稱:流行性感冒

  病征:從感染病毒到發生症狀,潛伏期數小時到2天。絕大多數患兒發病突然,先是出現發冷、寒顫等症狀,隨後發燒,體溫升高至攝氏39℃以上,持續3-5天,並伴有頭痛、全身酸痛、疲倦、咽干、咽痛、咳嗽、咳痰、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疾病症狀。

  治療:在治療上無特效抗病毒藥物,主要以緩解症狀為主。例如初起流鼻涕、打噴嚏症狀較重時,可以吃些治感冒的藥;咳嗽、咳痰等症狀較重時,可選用祛痰和止咳藥物;出現高燒,可吃些退熱藥。

  居家護理:

  ·注意多補充水分、多休息;飲食注意營養均衡、易消化,發病前期以清淡為主,通常可在一周內痊愈。

  ·若發現寶寶高熱持續不退或熱退後體溫又上升,同時出現咳嗽、喘息、面色發白或青紫時,有並發喉炎、氣管支氣管炎和肺炎的可能,要立即就醫。

  疾病名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病征:簡稱“流腦”。具有較強的傳染性,6歲以下患病率尤高。流腦季節性明顯,3-4月是發病高潮。潛伏期多為2-3天,最長可達1周。其特點是起病急,突然發熱,出現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皮膚瘀點及抽搐、頸部僵硬等異常症狀。嚴重的可在數天內死亡,或留下腦性癱瘓、腦積水等後遺症。3歲以下嬰幼兒除發熱、嘔吐以外,常常拒食,並伴有腹瀉、睡眠不安、尖聲喊叫,容易誤認為是消化不良或上呼吸道感染。

  治療:腦膜炎雙球菌對磺胺類與青霉素類抗生素相當敏感。經過抗感染和對症治療,可在1周後逐漸痊愈。

  居家護理:

  ·飲食宜給予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要保證充足的水分,尤其是服用磺胺藥物的寶寶要多飲水。

  ·保證房內空氣新鮮。

  疾病名稱:猩紅熱

  病征:高發於冬末春初的急性發疹性傳染病,此病任何年齡段均可發病,而以2-10歲幼兒為最高。(1)輕型:發熱不高,有咽炎,出疹期短,皮疹少而稀,往往未引起注意而自愈,常在出現皮疹脫屑或並發腎炎後才知道患了猩紅熱;(2)中毒型:病勢發展迅速,突然高熱,全身中毒症狀明顯,常有驚厥、昏迷、嘔吐、煩躁不安,有時可迅速出現休克。皮疹很快遍及全身,且常有出血點。(3)膿毒型:較中毒型症狀更重,患兒有高熱、煩躁不安,咽峽炎加重等症狀,但此類患兒現已極少見。

  治療:一般臥床休息,供給充分營養和水分,症狀嚴重的寶寶可輸液,青霉素是治療猩紅熱的首選藥物。

  居家護理:

  ·居室應注意陽光充足和空氣新鮮,保持安靜。

  ·生病的寶寶最好臥床休息,進食流質軟食,多喝水。

  ·注意口腔衛生,每次飯後漱口。

  ·出疹期間,要加強皮膚護理,如剪指甲以防抓破皮膚,若寶寶因皮疹常感瘙癢,可塗抹藥水以止癢。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緩解小兒便秘的四種食物

一:潤腸食品  吃奶的嬰兒便秘時,可加滑腸食品,如橘子汁、紅棗汁、白菜汁等。  二:輔食  正在斷奶期內的嬰兒便秘時,可增加輔食,除了高營養的蛋類、瘦肉、肝和魚類外,還要增加纖維素較多的蔬菜、水果及粥類,如菠菜

自查兒童是否患“多動症”

怎樣自查兒童是否得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