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預防護理 >> 讓小寶寶用耳朵聽出智慧

讓小寶寶用耳朵聽出智慧

  聽覺是寶寶發展的第一個起點,有了聽覺才能分辨出生活和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音,有了聽覺才能學習各種語言。所以聽覺對於幼兒智能發展來說十分重要,父母不得不重視。

  聽覺是人類的第一個本能,剛出生的寶寶或許還看不清楚,但卻能聽到聲音,所以父母可以利用這項本能,跟寶寶玩各種聽覺的游戲,啟發孩子的智慧。

  聽覺發展的進程

  寶寶聽覺發展有一定的進程,專家表示,由於聽覺是寶寶出生時的本能,所以人天生對於聲音的感受力特別強,以下為寶寶聽覺發展的進程:

  0~6個月 已經對聲音有初步的辨識能力,如太大的聲音會造成驚嚇,或者會找聲音來源。

  6個月~1歲 對聲音有理解能力,可以分辨各種聲音的不同,尤其可以聽出媽媽的聲音,這時叫寶寶的名字多半會有反應;另外寶寶餓的時候,媽咪搖奶瓶的聲音,也會令寶寶很興奮。

  1歲~1歲半 這是寶寶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寶寶會按照大人的指令做動作,還會模仿大人發出的聲音,如拍拍手、坐下等,已經能跟大人有互動及對應,並且會跟從指令。

  1歲半~2歲 寶寶這時多半已經會講單字,用字卡、圖卡引導他們,已經認得出其中的字及會發單音,並且學習意願高。

  2歲以後 這時的寶寶說話已經可以連成句子了,有時會增加語言,將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

  專家指出,如果孩子到2歲後還不會講連續的語言,並且與大人做對應的話,就算是學習落後了。這可能是由於大人對孩子的聽覺刺激不夠,也可能是平常視覺刺激接受得太多,以致於聽覺發展有障礙。

  照顧者的聲音很重要,媽咪平常可以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讓寶寶辨認其中的情緒;還可以用音樂來引導孩子,因為孩子對音樂感受能力比大人強。可以固定在孩子用餐或睡覺時放音樂,讓孩子知道現在應該做什麼。孩子會用耳朵接受各方面的聲音,他們接受這個世界的第一步就是用耳朵,這會帶給他們很多的快樂,也讓他們認為這個世界很豐富。

  了解寶寶聽覺發展的進程後,媽咪就可以在各個時期觀察寶寶有沒有按照進度走,媽咪還可以用下面的對照表來評估寶寶是否有聽覺上的障礙,媽咪一定要注意,以免影響到以後的語言發展。

  日常生活要注意

  專家強調,如果在寶寶3個月前就發現對於大人發出的聲音沒有反應,就得去醫院檢查。寶寶在6個月~1歲,正好是聽覺發展的黃金時期,家長可以多給一些語言及聲音上的刺激,因為寶寶在這時接受的刺激,會逐漸儲存在腦中,之後這些熟悉的記憶就會化成他說話或發聲的能力。

  除此之外,要發展聽覺,耳朵的保護也很重要,照顧者在幫寶寶洗澡時,盡量不要讓水進入,以免會形成中耳炎。當然也不要讓孩子常抓耳朵,否則容易導致細菌感染。

  由於聽覺是孩子學習的第一步,所有的學習都要借著聽覺才能慢慢發展,因此父母要常逗孩子,陪他們玩一些游戲,不要讓電視當他們的保姆,常常依賴視覺的孩子容易有發展遲緩的傾向,也會阻礙將來語言理解能力。因為電視的刺激太強烈,容易讓他們忽視其他的事物,要其他更強烈的刺激才能夠被吸引,造成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且太大、太強烈的聲音,也會讓他們忽略了媽咪親切的叫聲。所以父母平常陪孩子游戲時,建議用溫和的聲音,孩子做錯事時,只要用稍微強烈一點的語調,就會讓他們有警覺心了。

  陪孩子游戲的最佳時機,是他們開心的時候,或他們情緒不穩定及需要你的時候,父母就該陪伴他。可以每天抽空與孩子約定游戲時間,讓他們有所期待,最好無論是唱兒歌或講故事都是媽咪自己來,因為放錄音帶的方式孩子比較不容易與父母有互動,也可以常放柔和的古典音樂給孩子聽。曾經有人做實驗,同樣的兩杯水,一杯水長期聽古典音樂後冰凍起來,結的晶是漂亮且有規則的;而另一杯水聽嘈雜的聲音後冰凍起來,結晶混亂無規則,可見連水聽到溫和的音樂都會變得比較美麗,更何況是人呢!

  大家來玩聽覺游戲

  專家建議家長,平常在家可以陪孩子玩一些聽覺的游戲,這不但影響孩子往後的智能發展,也對孩子的音樂能力有幫助。

  媽咪在孩子6個月~1歲這個聽覺發展的黃金時期,可以先示范拍拍手給寶寶看,讓寶寶模仿你,或者一直連續拍手後忽然停止,看寶寶的反應。從小就讓寶寶聽音樂鈴及音樂盒,讓他熟悉之後,在8個月後,寶寶會爬時,將音樂盒藏在一個地方,讓寶寶自己去找,看寶寶會不會在音樂停止前找到。

  當寶寶會站時,可以在家中同時掛五六個音樂鈴,都拉下拉環,讓他們同時發出聲音,要寶寶辨認哪一個音樂鈴變小聲或結束了,或者要他們拉下即將結束聲音的音樂鈴拉環。

  媽咪及寶寶拿著簡單的樂器,例如響板或鈴鼓,媽咪敲一下,讓寶寶跟著敲一下,媽咪敲兩下,寶寶跟著敲兩下,或者媽咪敲出一個節奏讓寶寶跟著學,也可以讓寶寶自己創造節奏。

  媽咪可以放音樂,播放一段後就做一個動作,接著再播放一段音樂後,再讓孩子跟著做一個動作,當音樂停止時媽咪可以喊:“木頭人”,表示要孩子做一個靜止的動作。

  1歲多的孩子已經會跟著唱歌了,有時唱著唱著會將歌詞念出來,可以借此幫助孩子語言發展,並且跟他們說明裡面的意義。

  通常2歲多的孩子可以辨認出聽過的樂器的聲音,媽咪可以放一段音樂要孩子說出裡面有哪些樂器演奏。

  無論如何,越有人逗的孩子越聰明,孩子的大腦是需要有人去開發的,所以父母千萬不能吝惜花時間陪伴孩子。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收費疫苗最好別忽略

0歲內就得接種18針  據介紹,需接種的疫苗一般要在兒童6歲前定時定量完成。據區疾控中心疾控科科長許曉茵介紹,0歲以內所需要接受的疫苗接種針數就高達18針。這些需要接種的疫苗種類繁多,但主要分兩類,第一類是指政

五種最不受歡迎的媽媽

孩子心目中的好媽媽到底是什麼樣?如果年輕媽媽能夠知道如何才會受到孩子的歡迎和喜愛,這對提高自己做母親的素質標准和教育藝術都十分有利。   “無能媽媽”不受歡迎  孩子:我喜歡唱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