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物卡喉是常見的小兒意外事故之一,主要發生原因是小兒吃糖果等不慎,或者在玩耍時吞入小的物品。發生這種情況十分危險,如不及時進行處理,將危及孩子的生命。
急救的第一步是,把手指伸到孩子的喉嚨深處,按壓舌根來催吐。然後,大人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跷起二郎腿,讓孩子俯臥趴在腿上,頭低一點,膝蓋頂著孩子的胃,用空心拳從下往上快速叩擊孩子背部兩側,一分鐘100次左右,注意避開脊柱和腰兩側的腎區。
如果3歲以上的小兒,能獨立站穩,還可以采取站姿。讓孩子上身略向前傾,大人用雙臂從身後將孩子攔腰抱住,同時右手握拳,左手則按壓在右拳上,兩個大拇指頂住胃,猛烈而迅速地往上頂。1歲以內的孩子,可以直接倒提,拎住他的雙腿,用空心拳拍後背,直到吸入物掉出來。
在兒童意外中,心髒呼吸驟停可謂是最危險的。在進行心肺復蘇時,要掌握正確的救治順序:先動“手”、再動“口”。即先進行胸外按壓,再開放氣道,最後才是人工呼吸,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具體的做法是,對准患者胸部中間(兩乳頭連線正中)按壓,幅度至少達5厘米深,頻率應至少每分鐘100次。按壓時搶救者最好跪在地上按壓,雙臂應伸直,以左手掌根部緊貼按壓區,右手掌根重疊放在左手背上進行按壓。每按壓30次,人工呼吸2次。為兒童進行人工呼吸時,不需要捏住鼻子,只要將兒童的嘴巴和鼻子全部含在口裡進行吹氣就行了。
![]() |
處理寶寶燙傷勿入這一些誤區
日常生活中,小孩子好動,一不小心就會有被燙傷的情況,這時有些家長會手忙腳亂,有的塗牙膏,有的抹醬油,有的冰敷,有的沖涼水。下面介紹一些兒童燙傷的家庭處理誤區,幫助家長正確處理寶寶燙傷。 誤區一:不敢用冷水沖 |
![]() |
頻頻換保姆 要當心孩子會焦慮
現在,在很多家庭裡,保姆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時間比父母還要多很多,時間長了,孩子在心理上會對保姆形成依賴,產生一種隱形的母子關系,心理上稱這類保姆是孩子的“心理媽媽”。 保姆的素質對孩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