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兒科急救 >> 介紹小兒跌傷後的處理措施

介紹小兒跌傷後的處理措施

  那末,小兒發生跌傷後怎麼辦呢?首先應弄清孩子跌傷的部位和局部跌破及腫包情況,然後再做相應處理。下面就由專家為我們做和一個詳細的介紹,希望對一些家長都有幫助。

  對於出生不久的孩子來說,小兒跌倒摔了一跤,家長應將小兒抱起,看一看跌摔在什麼部位?該部位能否活動?如摔了腿,但站起來後還能活動,說明未發生骨折,僅僅是表皮或軟組織受傷並不要緊。可將皮膚擦破部位,用清水洗淨,塗以紅藥水或外敷雲南白藥,以消毒紗布及繃帶裹好。若軟組織損傷、局部腫脹、疼痛明顯,需到醫院拍X光片確認有無骨折,如無骨折,可服用跌打丸、三七傷藥片、雲南白藥、沈陽紅藥等藥物,注意觀察腫脹局部的變化;並應適當休息。家長要給孩子合理的用藥。

介紹小兒跌傷後的處理措施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若小兒跌傷較重,出現明顯骨折征象,如肢體活動不能自如或明顯受限,跌傷部位出現明顯腫脹、畸形等,此時應馬上去醫院。在去醫院過程中,應避免挪動骨折部位。如四肢骨折,應找一塊木板將骨折兩端固定於木板上;如腰部骨折,應找一副擔架,擔架上放一塊木板,或直接用木板將患兒抬到醫院,盡快診治。否則,可能會因骨折部位活動錯位而損傷神經、血管,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此時一定要到醫院做治療。

  另外還需要家長注意的是,如果小兒跌傷及頭部,很可能傷得不輕,即使皮膚並末摔破,腫包也不明顯,仍應注意,需觀察一個星期左右。在這期間如果出現嘔吐或抽搐,必須送醫院看腦外科。如果跌倒當時就昏迷不醒或出現臉色異常蒼白、眼瞳孔左右大小不等,應立即急送醫院腦外科。因此家長們一定要對孩子重視起來。

介紹小兒跌傷後的處理措施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的是,小兒跌傷後,在未確定診斷之前,不要給小兒做按摩、揉搓,以免加重病情。為防止跌傷,對會走的孩子,要時時注意照看。帶孩子外出,孩子自己走路的機會就增多,作為父母,又非常高興地願意看著自己的孩子自己走路,因此要格外留神,緊緊跟著孩子,過馬路時,媽媽要拉著孩子的手,讓孩子走在裡面,媽媽應該走在靠車子通過的一側。小孩穿的鞋底一定要不滑,這樣就會少跌倒、少跌傷。從而也會讓寶寶有一個好的心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14至18歲,兒童糖尿病高發

14至18歲,兒童

秋季干燥,你會給寶寶補水嗎?

寶寶需要多補水的三大原因  1、寶寶的含水量比大人多  成人體重之中60%是水,剛出生的寶寶含水量達到了85%,乳幼兒約占70%。而且寶寶機體代謝旺盛,如果補水不及時容易發生短暫或輕度缺水症狀。  2、寶寶比大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