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以下要特別當心摔斷牙
“口腔意外傷害的案例,我們基本上每天都會碰到兩三例,各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都有,但是3歲以下孩子的家長要特別注意。”省兒保口腔科主任阮文華主任醫師說,因為3歲以下的孩子剛學會走路,摔倒的機率比較高,摔倒後首當其沖的是口腔內組織,經常有孩子摔歪或摔斷牙齒。
“孩子的牙組織還處在生長期,摔斷後,爭取在半小時內把孩子連同斷牙送到醫院裡來,可以大大提高斷牙的成活率。”阮文華提醒,如果有條件的話,家長最好把斷牙放到牛奶或生理鹽水裡,如果沒有條件,就直接把牙齒重新放回口腔裡好了。
“斷牙掉在地上可能沾上髒東西,但是家長千萬不要用自來水清洗。”阮文華說,因為斷牙上的牙周膜很可能就這樣被洗掉了。
2-7歲孩子最喜歡吞食異物
在省兒童醫院胃鏡室裡,一個盒子裡裝滿了硬幣、玩具配件、針頭、鑰匙等小物件。
“吞食異物的孩子非常多,從8個月到10多歲都有,但是2-7歲的孩子最多,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各種物品都非常好奇,喜歡用嘴去探究奧秘。”省兒保消化科李中躍副主任醫師說。
“作為家長,要收好小物件,特別是尖銳的物品,減少孩子吞食異物的機會。”李中躍說。
如果發現孩子吞食了異物,不要嚇唬孩子,也不要試圖通過喂水和食物幫助孩子排便,因為5歲以下的孩子,在吞食了硬幣之類的異物後,一般是無法自行排出體外的,必須送到醫院去,而且在途中要盡量讓孩子保持安靜,因為越哭鬧越易發生意外。
0-6歲兒童最容易被燙傷
國家衛生部曾做過一個調查,兒童意外死亡是我國0-14歲兒童死亡的首位原因。而0至6歲兒童發生燒燙傷的比率占了燒燙傷患者的23﹪,其中以1歲(34.3﹪)為最多,2歲(29.5﹪)居次,3歲(13.7﹪)為第三位。受傷原因以熱液燙傷(46﹪)最多,因洗澡水過熱造成的燙傷則明顯下降。
“作為家長,不要讓孩子單獨面對熱湯。很多時候,孩子可能就是在你轉身的瞬間,被燙傷了。”省兒保燒傷整形科趙雄副主任醫生說。
家長帶孩子到朋友家做客時,要注意熱容器的擺放位置,以防孩子撞到。
“對於燙傷部位,可以迅速用大量干淨的冷水沖洗,切忌不要盲目使用一些土辦法塗抹傷口。”趙雄舉例,如醬油、大醬、面粉、香油、小蘇打等,這些做法輕則污染燙傷創面,重則引起創面化學燒傷,使孩子更加痛苦。
![]() |
灰塵對兒童的危害
這項在調查發現,當地7%的兒童的肺部功能降到國際上認為的危險水平。這是研究人員在兒科中心和醫科和牙科學院進行的一項研究。這些所謂的微粒由汽車尾氣產生,直徑不足10毫米,經常被叫做PM10。之前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 |
![]() |
增強體質可防小兒肺炎
小兒肺炎是小兒臨床常見的疾病,一年四季均易發生,以冬春季為多。如治療不徹底,易反復發作,影響孩子發育以及身體健康,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傷害。因此小兒肺炎需要及早發現並及時治療。 小兒肺炎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