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人好像是1歲寶寶比較常見的行為,這是為什麼呢?
有的孩子在家裡會拿玩具出氣,而有些與同齡小朋友在一起的寶寶,則為了爭奪玩具或者吸引大人的注意力,而去咬別的寶寶的小肉肉!
為了不讓寶寶做出這種“越軌”行為,身為父母要做的是:
1、當寶寶准備出擊的時候,用語言或行動予以制止,並將他帶離事發現場,加以安撫,讓他冷靜下來。
2、當寶寶發脾氣的時候,給他一樣東西,比如干淨的手帕,讓他咬咬,解解氣,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讓寶寶冷靜下來。
3、找到寶寶愛咬人的原因,是不是休息不夠,所以脾氣暴躁?是不是因為自私,不願意分享,而暴力襲人?又是不是因為某種生理原因導致咬人?對症下藥,才能事半功倍。
4、多給寶寶關愛,讓寶寶在愛和關注的環境中變得溫和、善良,成為一個乖寶寶。
那麼如果自己的寶寶被其他小朋友咬傷了怎麼辦呢?
1、狀況發生後,第一時間用香皂和清水仔細地給寶寶清洗傷口,因為人為的咬傷要比動物咬傷更容易感染。如果傷口不是很嚴重,按照醫囑,一天擦兩次抗生素藥膏即可。如果傷口處很容易弄髒,最好用繃帶把包扎好。
5、如果傷口看起來嚴重破皮或者流血要馬上用一塊干淨的布敷在傷口上,用手指壓一壓。如果血止住了,再給傷口貼上創可貼,然後送到醫院,看是否需要縫合或者抗生素注射,如果按壓不能止血,要立刻采取急救措施。
3、不管傷口是否嚴重,都要到醫院進行咨詢,因為人為咬傷的感染幾率非常高。10個被咬傷的人中就會有1個感染。醫生會立刻對臉部、手部等處的咬傷進行檢查,因為這些部位非常容易感染。
咬傷會引起什麼樣的感染?
咬傷會傳播很多種非常嚴重的疾病,包括肝炎,甚至hiv,導致艾滋病。當然,一般來說孩子不會攜帶這樣的病毒,但是像葡萄狀球菌這樣的普通細菌感染,則很容易通過咬傷傳播開來,所以要嚴肅對待咬傷現象。醫生會對寶寶進行檢查,如果真的有病毒感染,可以及時采取治療措施。
![]() |
家長對兒童補鈣有諸多誤區
如何補鈣更好的促進鈣的吸收? 由於人體中的鈣有99%是存在於骨頭及牙齒之中,一旦鈣質不足,骨頭就會變得易碎且不夠堅固,極易產生骨折現象。骨質疏松症雖是成人疾病,但發生原因可遠朔至童年及青少年期的鈣質攝取不足。 |
![]() |
孩子自私的源頭
來自生活中的榜樣 鏡頭1: 明明媽發現,明明不知怎麼變得自私起來。小朋友找他借玩具,他擺擺小手說:“不借,借給你,我就沒玩了。”他手裡拿著好吃的東西,爸爸媽媽開口向他要,他也藏得緊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