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期:10~15天。
多發於兩歲以下的嬰幼兒,發病高峰期在出生後6到10個月為。冬季多見。
前期無症狀,突然有高熱,體溫高達39~40℃。早期有輕微流涕,咳嗽,眼結膜炎,眼睑浮腫的症狀。發熱期間食欲欠佳,伴有惡心、倦怠、頸淋巴結腫,甚至出現驚厥。此時,患兒懸壅垂及舌颚交界處可能會出現米粒大小的紅色斑,或在頰黏膜出現點狀出血(永山斑)。
3~5天後體溫突然下降,皮膚出現散在的淡紅色粟粒大小斑丘疹,少數皮疹融合成斑片。皮疹多先出現在軀干,之後迅速擴散全身24小時內皮疹出齊,1~2天內消煺,不留痕跡,無色素沉著或脫屑。
丘疹通常出現在面、頸項、軀干上部、及四肢,其中腰部和臀部較多。一般不發生在鼻頰、掌跖及膝下。
腫大的淋巴結消煺較晚,無壓痛。在病程中周圍血白細胞數減少,淋巴細胞分類計數可達70%-90%。
全身症狀輕,一般狀態尚好。
![]() |
小學生擇校沒必要家庭教育很重要
“家長費盡心力為孩子選擇學校,目的是讓學校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但這種選擇未必適合孩子。”針對小學入學問題,市教委基教處負責人昨天提醒家長。 堅持給女兒擇校 家住南岸的劉女士,女兒今秋將 |
![]() |
如何應對幼兒園的安全隱患?
幼兒園裡經常出現的安全事故 1、同伴抓傷或咬傷 爭奪玩具或圖書、受欺負、意見不合、不會謙讓……在這樣或那樣的矛盾中,不可避免地帶來抓傷、咬傷、打傷等“惡果&rd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