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可分輕、中、重三度。
①輕度;出生24小時內症狀最明顯,常呈現淡漠與激惹交替,或過度興奮,有自發或刺激引起的肌陣攣,顱神經檢查正常,肌張力正常或增加,Moro反射增強,其他反射正常,瞳孔擴大,心率增快,無驚厥,腦電圖正常,3~5天後症狀減輕或消失,很少留有神經系統後遺症。
②中度:24~72小時症狀最明顯,意識淡漠,嗜睡、出現驚厥、肌陣攣、下颌抖動、肌張力減退、瞳孔縮小、周期性呼吸伴心動過緩,腦電圖呈低電壓、驚厥活動,1~2周後可逐漸恢復,但意識模糊進人淺昏迷並持續5天以上者預後差。
③重度:初生至72小時症狀最明顯,昏迷,深淺反射及新生兒反射均消失,肌張力低下,瞳孔固定無反應,有心動過緩、低血壓、呼吸不規則或暫停,常呈現去大腦狀態,腦電圖呈現爆發抑制波形,死亡率高,幸存者每留有神經系統後遺症。
由於選擇性腦損傷的結果,凡病變在兩側大腦半球者,其特點是生後24小時內出現驚厥,對抗驚厥藥不敏感,同時有前鹵隆起,顱縫分裂等腦水腫症狀體征;而病變在丘腦、腦干核等處者的特點則是驚厥持久,有腦干功能障礙如瞳孔固定,無吸吮和吞咽反射。但無腦水腫、顱內壓增高的症狀、體征。
【診斷】
本症病史和臨床表現常無特異性,易與新生兒期其他疾病的症狀相混淆,臨床與屍檢診斷亦可相距甚遠。近年運用影像學技術,提高了臨床診斷的准確率。
(一)頭顱超聲檢查 具有無損傷、價廉、可在床邊操作和進行系列隨訪等優點;彩色多普勒超聲還可檢測腦血流速率及阻力指數,對診斷和判斷預後有一定幫助。
(二)頭顱CT檢查 對腦水腫、梗死、顱內出血類型及病灶部位等有確診價值.但價格昂貴,儀器不能搬移而難以進行系列隨訪。
(三)磁共振成像 有助於對某些超聲和CT不能檢測出的部位如大腦皮層矢狀旁區,丘腦、基底節梗死等的診斷。此外,磁共振光譜還可檢測高能磷酸代謝物的相對濃度,便於判斷預後。
(四)腦電圖 可在床邊進行,有助於臨床確定腦病變的嚴重度、判斷預後和對驚厥的鑒別。
(五)血生化檢測 血清磷酸肌酶腦型同功酶(CPK-BB)同定可幫助確定腦組織損傷的嚴重度和判斷預後。
![]() |
這些壞習慣作為父母必須改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樣,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習慣。美國《華盛頓郵報》2014年9月31日載文,刊出兒科、育兒、心理、營養四大領域專家提醒的父母必須改正的壞習慣。 1.“屏幕 |
![]() |
好多美食孩子也可以多吃的
有助明亮眼睛的零食 眼睛所需營養:維生素A、B、C,鈣和蛋白質。 典型代表零食:兩三片鹵豬肝、一小杯酸奶,或者幾塊抹上奶酪的全麥餅干加一杯胡蘿卜蘋果汁都是不錯的選擇。要不,你們也可以考慮給孩子這樣的零食搭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