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血症綜合介紹

  新生兒出血症是由於維生素k及其依賴因子顯著缺乏所致,又稱低凝血酶原血症。新生兒生後2~4天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處於低水平,為生理性缺乏,這些因子統稱為維生素k依賴因子。因為它們合成必需有維生素k參加,維生素k可由食物中攝取及腸道細菌合成,其吸收需要膽汁的存在。本症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情較輕,但重者也可引起死亡。

  診斷要點

  1、本病多在生後2~4天發病,出血很少發生在生後20小時以內或5天以後,可發生於正常新生兒。如母親服用藥物則多在生後第一天發病,早產兒可晚至生後2周以內。

  2、出血可急可緩,自然出血或因微傷而引起,常表現在特殊部位(臍部)出血,與臍帶結扎無關,一般為滲血,重者出血不止;其次為皮膚出血,多見於分娩時受壓處,為瘀點、瘀斑、甚至血腫,也可是取血及注射部位,輕度外傷,包皮環截術後的傷口滲血或出血不止;胃腸道出血亦比較常見,可有嘔血或吐深棕色咖啡樣物,而便血尤為常見,輕者只有2~3次黑便,形如胎便,或在尿布上胎糞周圍有血水浸漬,重者大便次數增多,呈黑便或鮮血便,甚至從肛門不斷流出鮮血;顱內出血少見。

  3、其他部位如眼、耳、鼻、口、陰道、尿道等粘膜出血及肺、腹部、心包腔、胸腔等體腔和內髒出血均有報道,但屬罕見。

  4、由於失血患兒逐漸出現蒼白、萎靡、衰弱無力等貧血症狀,失血過多而迅速可導致休克甚至死亡。

  5、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1)血明、血紅蛋白與紅細胞平行下降;網織紅細胞升高;白細胞絕對值增加;血小板正常。

  (2)出血時間正常;凝血時間正常或輕度延長。

  (3)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可達對照的2倍以上,這是重要的診斷依據。

  治療

  1、維生素k療法:首選維生素k1,肌肉注射,每天1次或靜脈緩慢注射,連續3~5天,在注射24小時內能提高血漿凝血酶原至正常水平,24小時達高峰,出血即迅速停止,口服劑量應加倍。k3對新生兒有溶血作用,可致高膽紅素及核黃疸,不宜使用。

  2、輸血療法:輸血或血漿是供給維生素k1依賴因子的較好來源,因為這些因子都屬於穩定因子,故可輸庫存血或血漿。如出血過多,以致引起貧血,肝功能差或早產兒,肝髒不能全盛凝血因子,應輸新鮮血液,能及時止血和防治出血性休克,或先給鮮血補充凝血因子,待出血停止扣再糾正貧血。

  3、其他:消化道出血時應禁食,待嘔吐控制後盡早喂奶。

  預防與保健

  新生兒出生時肌注維生素k1,早產兒或先天消化道畸形兒,生後常規每天肌注維生素k1,連續3天,可預防本病。孕婦產前給維生素k,新生兒出生後早期喂奶也有預防作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感冒4種推拿方法 怎樣預防寶寶感冒

寶寶感冒的4種推拿方法  開天門。一般用兩手拇指交替從兩眉中點向上推至前發際,推24次或3~5分鐘。“開天門”是推拿的起式,小兒出現各種不適,都可以先做開天門,有天人相應之意。此手法可以

防騙教育做到位:看看美國的安全防騙手冊

   一些假象還是會迷惑到孩子,如果沒有反復的實習和細節的展示看來孩子並不會引起警惕。美國政府與父母代表擬出了一份“安全手冊”。  1.如果你獨自在家,陌生人來敲門,可以隔著門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