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副主任丘小汕教授介紹,小兒腹瀉中70%為感染性腹瀉,感染性腹瀉又有80%是由病毒感染引起,20%則源自細菌和寄生蟲等感染。
這段時間發生小兒腹瀉與病毒感染的關系不太大,多數是因為飲食不潔或吃得過於肥膩以及作息時間調整不適應等所致。在廣東地區每年11月到次年的1月間,則是輪狀病毒所致腹瀉(即秋季腹瀉)的高發期,尤以3歲以下的嬰幼兒多見。
不過,要辨別是病毒感染性腹瀉還是細菌感染性腹瀉,仍需從症狀區分: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有“三多”現象,即大便次數多、水分多、量多,大便有時帶有泡沫或黃白色肥皂塊樣的物質,可伴有酸臭味。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往往起病急,常伴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嘔吐還先於腹瀉發生;細菌感染性腹瀉則多發生在炎熱潮濕的夏季。侵襲性細菌感染所致的腹瀉常表現為帶黏液的膿血便,大便常規檢查有一個或兩個“+”以上的白細胞。
糾正脫水,繼續飲食
丘小汕教授說,除了侵襲性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需要抗生素治療外,其他種類腹瀉均不需用到抗生素。但由於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脫水及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嚴重的可危及生命,所以預防和糾正脫水非常重要。如果只是輕度脫水,如哭有眼淚,口渴和尿量減少不明顯,則可在家自己護理。用炒過的大米熬湯之後,取500ml的米湯水加上半啤酒蓋的鹽,少量多次喂給孩子吃,一次幾湯匙即可,以預防和糾正脫水。
若嘔吐頻繁,大便次數和量較多,伴尿量明顯減少,皮膚彈性下降,四肢發涼,則已至中重度脫水,應盡快靜脈補液。
飲食上,由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患兒應避免喂養普通奶粉等含雙糖類的食物,母乳中含有乳糖也不適宜,一般可以補充去乳糖的代乳品如“腹瀉奶粉”等,或在食物中添加葡萄糖。比較小的孩子,如非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可以吃母乳或將普通奶粉稀釋一半,但不宜添加新的輔食。
一般不要用收斂止瀉劑,可以對症處理,如嘔吐頻繁者可服用止吐藥,發熱38.5℃以上者可服用退熱藥。假使腹瀉程度不太嚴重,尤其是由於飲食不當引起的非感染性腹瀉,可服用中成藥藿香正氣丸、保濟丸等,補充一些微生態制劑也有利於病情好轉。
![]() |
小兒肺炎的特征要留意
小兒肺炎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我國北方地區以冬春季多見,是嬰幼兒死亡的常見原因。肺炎是由病原體感染或吸入羊水及油類和過敏反應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難以及肺部啰音等。 小 |
![]() |
寶寶燒傷燙傷要怎麼處理
燙傷分為三度: 1、度燙傷 屬於表皮燙傷,皮膚會有發紅且疼痛的現象。若立即沖水冷卻至少20分鐘,約莫2~3天可獲得改善。 2、度燙傷 表皮已燙傷至潰爛並產生水泡,燙傷可能會深及表皮下方的真皮層,約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