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小兒腹瀉 >> 關於腹瀉 >> 小兒腹痛!家長別緊張

小兒腹痛!家長別緊張

  肚子痛是嬰幼兒童常見的腸胃症狀之一,也是許多嚴重急症的初期表征,尤其是發生在嬰幼兒時期,因為不會表達,更是讓父母親手足無措,所以家長要特別注意小朋友臉色、活力、食欲、體溫、排便情形是否異常,有問題要盡快就醫。

  小兒腹痛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脹氣或便秘外,從便秘、腹瀉、吃壞肚子,甚至細菌性腸炎、卵巢畸胎瘤、膽道囊腫、肺炎、急性闌尾炎病毒感染都有可能,尤其是腸套疊、急性盲腸炎、腸胃炎等,而嬰幼兒及孩童只會說肚子痛或以哭鬧表現,家長應多注意小兒的日常征候,並配合理學或影像檢查查病因。

  一旦發現幼兒腹痛,家長首先要觀察小朋友持續疼痛時間,若是痛一下便又到處玩耍,大部分都不是嚴重的腹痛,若持續不斷的痛,且痛到不能走,就得讓醫生診斷了。

  家長自己也可先了解痛點在何處,方式是在小朋友肚子上移動按壓,和孩子聊天,並觀察孩子突然停止說話或表情改變,那就是痛點。

  接下來介紹幾種常見嬰幼兒腹痛可能因素。

  首先是便秘,若大便常常又大又硬,或是一粒一粒像羊咩咩一般,或常超過三天才排便一次。

  如果平常小寶寶都很健康,突然發生了肚子痛,最可能是病毒性腸胃炎,常常合並嘔吐或腹瀉。

  小朋友嘔吐又合並上腹痛的症狀,可能是急性胃發炎,使用止吐藥物後,只要配合清淡飲食,通常嘔吐的症狀會在2天內改善,少數嚴重嘔吐需禁食久一點的小朋友才需要打點滴。

  半歲到兩歲的幼兒,突然發生嚴重的腹痛,要特別小心腸套疊的可能,腸套疊的疼痛常合並臉色蒼白及嘔吐,小孩常因疼痛過久而呈現出虛弱的臉色或嗜睡狀態,其大便像草莓果醬,腸套疊必須在發作的二十四小時內盡快確定診斷,以鋇劑灌腸治療解開套疊的腸子,否則常造成腸子壞死或穿孔必須開刀治療。

  腹痛的位置離肚臍愈遠,不是腸胃炎的機會就愈大,胃痛或上腹痛有可能是胃潰瘍、肝膽疾病、腎髒積水或尿道炎所造成,所以要注意孩子是否有頻尿、尿尿會痛、甚至出現尿床的現象。

  家長可將手移開小朋友腹痛處到別的位置,再回來痛點,深深向下壓,孩子腹肌用力,肚皮變硬表示有器官發炎或腸阻塞。

  家長也可在腹部任何部位,輕輕壓下,突然放開,肚皮反彈時更痛,可能有腹膜炎,可能是闌尾炎破裂或十二指腸穿孔嚴重並發症。如果腹痛未合並腸胃炎症狀,要小心急性盲腸炎,其典型的表現為持續的右下腹疼痛,常合並惡心、發燒或嘔吐。

  若診斷確定為急性盲腸炎,應盡快開刀切除盲腸,延誤治療會使盲腸化膿穿孔,造成腹膜炎,會有生命危險及導致嚴重腸沾黏後遺症。若嬰兒突然彎起了腿、脹起了肚子,嚎啕大哭、滿臉通紅,最有可能是所謂的腸絞痛。

  牛奶蛋白過敏或者是乳糖的不耐症是嬰兒整天哭鬧的原因,在喂奶後不久哭鬧反而加劇,牛奶蛋白過敏或乳糖不耐症建議更改為特殊配方奶粉。

  要提醒家長的是,肚子痛是兒童常見的病症,但是對於只說肚子痛又沒有其他異常現象的孩子,可以暫時觀察,但在病因未確定前,切忌使用止痛藥物,以免妨礙觀察,延誤治療時機。對於腹痛就醫的病童,會有心急的家長要求打止痛針,這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反而會延遲診療時機,如腹痛狀況不明顯,須先留院觀察,讓病人空腹休息,不一定非用藥物不可,醫師也可觀察病人是否有異。而日常生活中,要讓小朋友養成洗手的好習慣,不要經常吃生冷或不新鮮的食物,家人有腸胃炎時,應與小孩子隔離,以免傳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用藿香正氣水敷肚臍? 別盲目相信!

上周我們報道了“53種不用輸水的疾病”清單,雖說提倡盡量不輸液,但並非是建議大家不去醫院,自己在家使用偏方治病。這不,微信朋友圈最近有一篇名為《藿香正氣水敷肚臍能快速有效退熱》的帖子被轉

使用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

栽花的人,懂得栽花方法,才能把花栽好;養蜂的人,要懂得養蜂方法,才能把蜂養好。同樣,教育孩子,先要懂得科學的教育方法,才能夠把孩子教育好。父母是否掌握了科學的教育方法,將直接決定孩子教育的成敗。  &mdash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