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小兒腹瀉 >> 關於腹瀉 >> 中醫對小兒洩瀉病因病機如何認識?

中醫對小兒洩瀉病因病機如何認識?

  洩瀉是以大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如水樣,或伴不消化食物,或夾有粘液為主證,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尤以2歲以下的嬰幼兒更為多見,年齡愈小,發病率愈高。本病雖四時均可發生,但以夏秋季節較多,南方冬季亦可發生,且往往引起流行。

中醫對小兒洩瀉病因病機如何認識?

  中醫學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谷和輸布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小兒運化功能尚未健全,而生長發育所需水谷精氣卻較成人更為迫切,故易為飲食所傷;加之小兒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差,寒暖不能自調,乳食不知自節,一旦調護失宜,則外易為六淫所侵,內易為飲食所傷,故以脾胃病症較為多見。《育嬰家秘》所說的小兒“脾常不足”,即是古代醫家對小兒所以多見脾胃疾病這一生理、病理特點的概括。

  引起小兒洩瀉的原因主要有下列4種:

  (1)感受外邪:中醫學認為,感受外邪及氣候變化與洩瀉的發生有密切關系,如“春傷於風,夏生飧洩”、“夏傷暑,秋傷濕”,明確指出了感受外邪以及溫度、濕度變化與疾病的關系。小兒髒腑嬌嫩,藩籬不密,易為外邪所侵,且因脾胃薄弱,不耐受邪,若脾受邪困,運化失職,升降失調,水谷不分,合污而下,則為洩瀉。外感風寒暑濕均可致病,蓋脾喜燥而惡濕,濕易傷脾,所以有“濕多成五洩”之說。故洩瀉雖有多種不同因素,但未有不源於濕者。

  夏秋季節,暑氣當令,氣候炎熱,雨水較多,濕熱交蒸,小兒更易感觸而發病。暑熱之邪,傷人最速,易耗津氣,故每致熱迫大腸,驟成暴瀉;濕勝而濡瀉,故夏秋季節之洩瀉,多見者為濕熱瀉。

  (2)內傷飲食:乳食不節是小兒洩瀉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如《醫宗金鑒·兒科積門》謂“小兒養生食與乳,樽節失宜食積成,停乳傷食宜分析,因證調治保安寧”。

  由於調護失宜,乳哺不當,飲食失節,或過食生冷瓜果或不消化食物,皆能損傷脾胃,脾傷則運化功能失職,胃傷則不能消磨水谷,宿食內停,清濁不分,並走大腸,因成洩瀉。

  (3)脾胃虛弱:先天禀賦不足,後天調護失宜,或久病遷延不愈,皆可致脾胃虛弱。脾虛則運化失司,胃弱則不能腐熟水谷,因而水反為濕,谷反為滯,清陽不升,易致合污而下,成為脾虛洩瀉。

  (4)脾腎陽虛:脾以陽為運,腎寄命門真火。若小兒禀賦不足,或久病、久瀉,均可傷損脾腎之陽。命門火衰,水不暖土,陰寒內盛,水谷不化,並走大腸,而致澄澈清冷、洞洩不禁。蓋腎為胃關,開竅於二陰,職司二便,如腎中陽氣不足,則陰寒獨盛,故令洞洩不止。

  此外,脾虛久瀉尚可引起肝氣犯脾,出現煩躁易怒、哭而便洩等肝氣橫逆、脾失健運的證候;如久瀉不止,脾土受傷,肝木無制,往往可因脾虛肝旺而出現慢驚風證;脾虛肺弱,肺易受邪則可出現面色蒼白、咳嗽及便溏等證候。

中醫對小兒洩瀉病因病機如何認識?

  暴瀉傷陰,久瀉傷陽,由於小兒具有“稚陰稚陽”的生理特點和“易虛易熱”的病理特點,如治療不當或不及時,導致氣液虧損,常呈現“傷陽”、“傷陰”或“陰陽俱傷”的變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殺鼠藥中毒該怎樣救治

(1)磷化鋅中毒:多在48小時內發病,表現為口腔、咽喉糜爛、疼痛,食道和胃內有燒灼樣疼痛,口干、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嘔吐物及糞便有蒜臭味兒,嚴重時大量嘔血,以後出現神經系統及心、肝、腎等髒器損害。此類中毒無

癫痫大發作要怎麼急救

一、如何識別癫痫病的大發作  (1)突然尖叫,似羊叫,神志喪失,立位可摔倒地上。  (2)全身抽動,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口吐白沫。  (3)舌唇常被咬破,有小便失禁等表現。  (4)每次發作歷時數分鐘,發作停止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