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誤解為你解疑
誤解1:只要排便次數多就是腹瀉
有的媽媽常在這種情況下急著給寶寶服用止瀉藥,可這個問題並不這麼簡單。因為,6個月內的嬰兒可能經常會在喂奶後就排出黃綠色稀便。每天少則4—6次,多則達到10余次,便中還有奶塊或少許透明黏液。
這種情況多見於母乳喂養的寶寶,其實它是一種生理性腹瀉。隨著消化功能逐漸發育,多在添加離乳食品後會自然好轉,而並不是患了腸炎。只要寶寶胃口正常,精神愉快,反應良好,睡眠安穩,體重也在增長,大便化驗無異常,就用不著服用止瀉藥,以免影響正常的腸功能。
誤解2:腹瀉都是由細菌引起的
有的媽咪一見寶寶腹瀉,馬上就給喂抗菌素消炎。其實,腹瀉除了細菌外,也可由病毒或霉菌引起,如寶寶所患的秋季腹瀉,就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這種腹瀉服用抗菌素後一點也不見效果,只會造成腸道菌群紊亂,導致更為嚴重的腹瀉。
有些抗菌素甚至損傷寶寶的聽神經,或導致日後個子長不高。因此,服抗菌素不見效時要馬上停藥,趕快去看醫生。
誤解3:給腹瀉的寶寶吃甜食
嬰兒腹瀉時,媽咪往往在稀粥或米湯中加些糖,以為這樣既補充熱能又易消化。然而,這樣只會加重腹瀉。
因為,腹瀉使腸黏膜受損,不能將糖分解為能被腸道吸收的單糖,因而使水分從腸壁被動地進入腸道,致使腸腔水分增多,排便次數增加。
五大生活預防措施
(1)積極提倡母乳喂養。因母乳營養價值高,易消化吸收,是防止腹瀉的最佳食物。注意不要在夏季斷奶。
(2)人工喂養的嬰兒,注意食具每天要煮沸消毒。每次用前用開水沖燙,消毒好的食具要避免污染,奶瓶上加罩。牛奶每次要煮沸後食用。
(3)不論服用母乳或牛乳的小兒都應按時定量,如大便稀、次數多不要添加新的輔食。在添加輔食時原則是從流質→半流質→軟食→固體食物等,注意要從少量逐漸加多,切忌幾種食物一起加。
(4)夏季炎熱要避免過食或吃脂肪含量多的食物。
(5)小兒生活要有規律,充足睡眠,加強適當的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
![]() |
小兒腹瀉用藥的禁忌是怎樣的
臨床上治療腹瀉的藥物很多,有專門用於止瀉的功能性止瀉藥,亦有根據病因選用的抗菌藥、抗病毒藥,以及各種腸粘膜保護劑、微生態調節劑等。上述許多藥物在治療腹瀉中雖然療效較好,但其中有些藥物對於機體發育尚不完善的小兒來 |
![]() |
孩子特愛“臭美”怎麼辦?
寶寶“審美敏感期”的出現雖然有大致的標准期,但也會因每個寶寶身心發展、養育環境的不同而個別差異。當寶寶出現對這一方面的敏感特征時,應為寶寶准備適宜的環境,給予正確的協助和引導。下面我們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