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天補液步驟如下:
①擴容階段:對重度脫水或中度脫水有明顯周圍循環障礙者,用2∶1等張含鈉液20ml/kg,於30~60分鐘內靜脈推注或快速滴注,以迅速增加血容量,改善循環和腎髒功能。適用於任何脫水性質的患兒。
②補充累積損失為主的階段:在擴容後根據脫水性質選用不同溶液(扣除擴容液)繼續靜脈滴注。對中度脫水無明顯周圍循環障礙者不需要擴容,可直接從本階段開始補液。本階段(8~12小時)滴速宜快,一般為每小時8~10ml/kg。
③維持補液階段:脫水已基本糾正,只需補充生理需要量和異常的繼續損失量。應當將輸液速度稍放慢,將余量於12~16小時滴完,一般約每小時5ml/kg。若吐瀉緩解,可酌情減少補液量,或改為口服補液。
輸液速度主要決定於脫水程度和大便量,一般按每毫升16滴計算,小滴按每毫升20~22滴計算。
應用上述方法補液,水量稍顯不足,尤其是輸液量少者,但患兒多能飲水,故可以彌補,不必全部靜滴。嘔吐頻繁,不能飲水者,可給予適量的5%或10%葡萄糖溶液,加入上述滴液中滴注,尤其是在維持補液階段,以免發生高鈉血症。
每一個病例病情不同,進水量多少不等,尤其是大便量難以准確估算和預測,這是影響輸液量的一個重要的變化因素。所以在液療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治療後的反應,隨時調整液體的成分、量和滴速。
(2)第二天以後的補液:經第一天補液後,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已基本糾正,故輸液主要是補充生理的需要量和異常的繼續損失量(防止發生新的累積損失),繼續補鉀,供給熱量。如吐瀉好轉,可停止靜脈輸液,口授飲食;若腹瀉仍頻或口服液量不足者,仍需靜脈補液。補液量需根據吐瀉和進食情況估算。可按100ml/kg·d計算,補液成分可用3∶2∶1液,於12~24小時內以平均速度輸入。
![]() |
寶寶如何預防治療肺炎的常識
肺炎是一種終端氣道急病,它是由於肺部感染所導致的,有的肺炎是感冒所致的,有的是咽喉部發炎,有的是寶寶吃東西時卡主所導致的感染,肺炎分為好多種。其中包括有孩子在飲食不當所導致咽部發炎而引起的肺炎。孩子在怎樣的日常 |
![]() |
兒童感冒發燒勿亂用抗菌藥
感冒發燒,一些家長習慣給孩子使用抗菌藥,以為這樣能“好得快”,殊不知,這樣會埋下健康隱患。泉州市兒童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林志斌說,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90%以上是病毒感染所致,因而應用抗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