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患腹瀉的嬰幼兒中,40%~70%都是由輪狀病毒(因其外形酷似車輪而得名)感染引起的,20%左右為其他細菌引起,由於輪狀病毒引起的急性腹瀉發病率高,因此,秋冬季發生的腹瀉應多考慮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病者多見於3歲以下尤其是1歲半以內的嬰幼兒。
寶寶因何感染輪狀病毒?
小兒秋季腹瀉的傳染源主要是病人、隱性感染者及帶病毒者,因為急性期患者頭2~4天內的大便中含有大量輪狀病毒,如果嬰幼兒不慎接觸並進入消化道內,就會引起急性腸炎,也就是我們平時常說的“病從口入”。由於6個月~1歲半的嬰幼兒胃腸功能較弱,抗輪狀病毒的抗體水平降低,免疫功能不完善,因而最容易感染這種病毒而發病,而6個月以內的嬰兒有來自母體和母乳中的抗體,所以不易發病。
秋季腹瀉有哪些症狀?
發病初期表現為流涕、咳嗽、發熱(一般為38℃~40℃)、咽部疼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一些病兒伴有嘔吐及腹痛。
發病一天後,病兒出現腹瀉,輕的每天5~6次,重的每天十多次。大便為黃稀水樣,或雞蛋花湯樣,排便急,量多,較大幼兒大便可呈噴射狀,便內無膿和血。大便化驗正常或有少許的白細胞。
由於病兒頻繁腹瀉與嘔吐,食欲低下,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脫水代謝性酸中毒,嚴重的可出現電解質紊亂,病兒的症狀可有眼窩凹陷、皮膚彈性差、哭鬧,以及精神不振、嗜睡等。甚至危及生命。
得了秋季腹瀉怎麼辦?
嬰幼兒秋季腹瀉嚴重者,如伴有高燒、吐瀉頻繁、合並脫水現象時,應及時到醫院治療。在醫生指導下通過口服補液或者是靜脈輸液來給孩子補充身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以防病情進行性加重。
對於病情不重的患兒,父母可遵醫囑給病兒服用對症止瀉藥、腸黏膜保護藥,如斯密達,以及恢復腸道生態平衡藥,如雙歧桿菌、培菲康、麗珠腸藥等。
輪狀病毒引起的小兒秋季腹瀉的病程一般在5~8天,屆時即能自行好轉治愈,父母只要讓孩子遵醫囑吃藥,多飲水,並給孩子補充高營養、高維生素、好消化的食物,保持一定量的尿量,一般來說,就可逐漸治愈。
![]() |
小兒便秘食療方多種好方法
由於小兒腸道功能尚不完善,臨床一般不宜用導瀉劑治療,如果導等,以防引發腸道功能紊亂;而中藥又因其味苦,多數嬰幼兒不予配合,所以食療無疑是一種簡便易行之法。 臨床按便秘的伴隨症狀不同,將其分為暫時性便秘和習慣性 |
![]() |
冬季謹防嬰幼兒皮膚疾病殺手
病毒感染類的如水痘、麻疹、風疹、幼兒急診,細菌性的如猩紅熱,接觸性皮炎類的如尿布疹、舌舔皮炎、糠疹以及凍瘡等。那麼我們要如何識別這些不同的皮膚疾病呢?對於不同的皮膚病,我們又能采取什麼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