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瀉不只在秋季發生
秋季腹瀉,是最常見的一種幼兒腹瀉,它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所以又叫「輪狀病毒感染」。秋季腹瀉在1歲以下的嬰幼兒中高發,5歲以下的兒童都可能患上此病。
大人也會感染輪狀病毒,但基本上沒有症狀,也就是說,大人常常是隱性的病毒傳播者,自己不發病,反倒容易傳染給兒童。
秋季腹瀉雖被稱為「秋季腹瀉」,並不代表它只在秋季發生,其他季節也可能出現「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的症狀特點
秋季腹瀉最早出現的症狀是發燒,然後是先吐後瀉,大便呈蛋花湯樣或者清水樣。
患了秋季腹瀉,不同的寶寶每天拉的次數不一樣,有的要拉個五六次,有的要拉十幾次。
對於吃母乳的寶寶,每天拉五六次是正常的,所以不能只根據寶寶大便的次數來判定他有沒有腹瀉,還要結合寶寶大便的形態和寶寶的其他症狀來判斷。
如果自己無法判斷,就收集大便,去醫院讓醫生化驗診斷一下,看大便裡有沒有輪狀病毒。
腹瀉救星:口服補液鹽Ⅲ
秋季腹瀉如果治療及時,是可以自愈的疾病——「治療及時」,指的是及時糾正脫水。
秋季腹瀉很容易引發脫水,寶寶在剛開始發病時,6個小時內會快速脫水。
1.寶寶輕中度脫水首選口服補液鹽治療
對於輕、中度脫水的寶寶,首選的治療方式是補液,而首選的補液方式,是口服補液鹽。
輕、中度脫水的表現,包括嘴巴發干,嘴唇干裂,少尿,或者尿的顏色深黃,皮膚彈性變差,哭時少淚等。
2.口服補液鹽的種類和用法
在國外,口服補液鹽是非處方藥,兒童可以選擇的口味和品種也非常多,在一般的超市和藥店隨時可得;而在國內市場,目前只有兩款成人和嬰幼兒共用的口服補液鹽:口服補液鹽Ⅱ和口服補液鹽Ⅲ,而且在一般藥店還不太容易買到,得去醫院開才行。
口服補液鹽Ⅲ可以按說明書指示的方法,即一包沖調250毫升水後直接給兒童喝;而口服補液鹽Ⅱ的滲透壓有點高,給兒童服用時常規需要稀釋1.5倍(即1包加750毫升水而不是說明書上的500毫升水),才能和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推薦的低滲標准一致。
3.怎樣給寶寶喂口服補鹽液?
在喂孩子口服補液鹽時,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最好每2-3分鐘喂1次,每次10-20毫升。這樣每小時就能給孩子補充150-300毫升的液體,大概3-4個小時就可以糾正他的脫水。
通過給寶寶補充口服補液鹽的方法,就可以有效防止寶寶脫水,避免寶寶由於重度脫水被送到醫院裡去輸液。但是,如果寶寶腹瀉的同時,出現嘔吐劇烈、無尿、腹脹或脫水程度加重等症狀,應立即將其送至醫院,對其進行輸液補液。
腹瀉期間,無須禁食
針對兒童腹瀉,除了可以用口服補液鹽幫他們糾正脫水外,還要對他們的飲食進行調節。
寶寶腹瀉時,到底是吃,還是不吃,這是難倒家長的一大問題。
過去有種看法是禁食,認為腹瀉時應該不吃不喝,這樣腹瀉就會減輕。因為吃得越多,喝得越多,腹瀉就越頻繁。
目前的觀點主張,寶寶腹瀉期間應繼續原來的飲食,但是不要吃新的食品或生冷的食品,也不要強迫進食。比如,要避免給他們吃雞湯、果汁之類的高脂肪、高鹽或高糖的食物,這些食物,會加重寶寶脫水的症狀。
那應該給他們選擇什麼樣的食物呢?酸奶、水果、蔬菜和粥類等食物,都沒問題。
寶寶腹瀉時還能吃奶嗎?
經常有媽媽通過微博問我:是不是寶寶腹瀉就不能再吃母乳了?不能再吃配方奶了?
目前,針對腹瀉的治療,關於吃母乳的推薦如下:腹瀉前是母乳喂養的寶寶,即使腹瀉,也應該繼續讓他吃母乳。不僅可以讓他繼續吃,還應該讓他多吃。因為讓他繼續吃母乳是在幫助他補充能量。
那要不要給腹瀉的寶寶繼續使用配方奶?這個問題取決於,寶寶的腹瀉是不是因為乳糖不耐受造成的。
如果是,可以將配方奶換成不含乳糖的。目前也有一些醫生建議在這個階段可以將配方奶換成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粉吃一段時間,以保護腸道,等腹瀉症狀消失後,再換回原來的配方奶。
管好手、口和尿布,對輪狀病毒說「不」
小兒秋季腹瀉是感染輪狀病毒引起的,所以,為了避免寶寶患上小兒腹瀉,就要避免寶寶染上這種病毒。
輪狀病毒屬腸道病毒,是靠手口傳播的,所以寶寶若接觸了感染輪狀病毒的人,或者是感染輪狀病毒的人接觸過的物體,就可能會感染此病毒。因此,家長平時要給寶寶勤洗手。讓他飯前、便後洗手,不吃生冷食物,並定期給寶寶的餐具、玩具消毒。
在疾病流行的季節,盡量避免讓自己的寶寶和別的寶寶你吃一口、我吃一口地分享食物,因為這樣更容易使寶寶感染輪狀病毒。
另外,家長還要注意寶寶尿布的衛生,要避免使用公共的換尿布台,不得已使用時,在給寶寶換尿布前,要用酒精濕巾對尿布台進行消毒。
推薦閱讀:
小兒腹瀉:五歲以下兒童的第二大死因
![]() |
關地小兒便秘的調理方法
生活中有很多的孩子會因為不正的飲食而患上小兒便秘,患病後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困擾,該病需要及時治療,並且還要加強護理,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該病的調理方法有哪些,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一起來看看吧: 小兒便秘 |
![]() |
應該讓孩童快樂地走向成功!
現在經常聽到很多關於孩子們不快樂、厭學的消息,這主要是因為孩子缺乏緩釋的空間、時間。我們的教育制度沒有設置緩沖的機制。有一首被改編了的歌曲最能表達孩子對學習的厭惡之情(括號內為原歌詞):“太陽當空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