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好發於夏、秋兩季,分慢性腹瀉和急性腹瀉兩種類型:
1、慢性腹瀉則會造成小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
2、急性腹瀉極其容易造成病兒脫水和代謝紊亂,嚴重時甚至能危及生命;
護理是減輕病情和縮短病程的關鍵因素。
1、預防紅臀
由於嬰兒大便呈酸性,對局部皮膚有刺激,如不注意,會引起臀部皮膚會發紅,甚至導致皮膚破潰。因此,孩子每次大便後,都要用溫水沖洗臀部,再用軟毛巾輕輕擦干,及時換上干淨的尿布。
2、切忌不應禁食
腹瀉病患兒需要禁食的傳統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原先用母乳喂養的小兒,只需適當減少喂奶量,縮短喂奶時間,並延長喂奶間隔。對於人工喂養或混合喂養的寶寶,在腹瀉時,無論病情輕重,都不應添加新的輔助食品。
可以選用一些富含營養、容易消化和無刺激性的食物,並盡量制成流質或半流質來喂寶寶。
3、用藥
父母不能隨便給腹瀉患兒用藥,因為引起腹瀉的原因繁多,最好由醫生診治後,根據醫囑針對性地選擇藥物治療。
4、清潔衛生
為預防小兒反復腹瀉,家庭中應注意環境整潔、衛生,奶具、食具均應消毒煮沸,食品應保持新鮮、清潔。
5、預防脫水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向各國推薦口服補鹽液的方法,但新生兒禁用。如果沒有口服補鹽液,可以在家中自制米湯加鹽溶液或糖鹽水。
制作方法:
取米湯500毫升,加入細鹽1.75克,煮沸2-3分鐘,即成米湯加鹽溶液;取清水500毫升,加入白糖10克,細鹽1.75克,煮沸,即為糖鹽水。上述兩種溶液可按小兒每公斤體重20-40毫升計算總量,讓小兒在4小時內服完。以後隨時口服,能喝多少就喝多少。
一般,父母只需注意給病兒補充水分,寶寶都能安全度過腹瀉期。
![]() |
秋冬季嬰幼兒腹瀉最常見 專家介紹預防措施
秋季腹瀉呈散發或小流行,經糞-口傳播,也可經呼吸道感染而致病。 潛伏期1-3天,多發生在6-24個月嬰幼兒,大於4歲者少見。所以秋季腹瀉在幼兒園或者人員密集的地方都容易發生,如果遇到有寶寶腹瀉就盡量不去上學或 |
![]() |
家長請淡定,別當眾罵孩子
這種“當面教子”的情景經常出其不意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讓我們感覺心裡不舒服,可是這些家長們卻不以為意,完全忽略了周圍人的看法。很多家長認為,“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