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兒仰臥位,家長用大魚際逆時針摩腹5分鐘。
(2)患兒俯臥位,家長用大拇指自下向上推七節骨300次。
(3)按揉脾俞、胃俞、大腸俞穴各1分鐘。
2.隨證加減
(1)傷食瀉:近期有傷食史,糞便稀搪,夾有食物殘渣,氣味酸臭,伴有惡心、嘔吐。納呆、口臭、腹脹,便前常有哭鬧不安,舌苔厚膩。常用手法加
①清大腸300次、揉板門200次。
②按揉雙側天樞、足三裡穴各1分鐘。
(2)熱瀉:腹痛即瀉,大便急迫,色褐而臭,可夾有粘液,伴發熱口渴,或渴不欲飲,肛門灼熱,小便短少,舌質紅,苔黃膩。常用手法加
①清脾經、清大腸各200次,清小腸100次。
②推三關100次,退六腑200次。
③按揉天樞穴2分鐘。
(3)寒瀉:便稀色淡,帶有泡沫,無臭味或臭味較輕,腹痛腸鳴,常伴惡寒,發熱,鼻塞流涕,口不渴,舌苔自膩。常用手法加
①補脾經200次,推三關100次。
②揉龜尾300次。
③按揉足三裡穴3分鐘。
(4)脾虛瀉:久瀉不愈,或時洩時止,反復發作,大便稀薄或水樣,糞便中有食物殘渣或夾有不消化的奶瓣,面色少華,神疲納呆,舌質淡,苔薄膩。常用手法加
①補脾經、補大腸各300次,推板門100次。
②捏脊5~10遍。
③按揉腎俞、足三裡各2分鐘。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兒平臥,用生姜汁為介質推脾經穴300次,揉板門穴200次,推大腸穴100次。
(2)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推三關穴,一直推到皮膚發紅為度。
(3)暴露腹部,用小魚際摩腹,從中脘穴至神厥穴周圍,直到皮膚發熱,術者手部發熱即止。
(4)患兒俯臥,用拇指推七節骨穴,從第4腰椎到長強穴,推到皮膚發紅。重揉龜尾穴10次。
(5)用拇指掐兩側足三裡穴2分鐘。
生活調理
(1)在按摩過程中,應注意護理。喂養要定時定量,不吃不潔食物,注意保護腹部,勿使受涼,每次便後用溫水洗淨肛門,勤換尿布。
(2)本病按摩治療有效,但不排除其他療法,特別是有感染因素的,可同時應用抗菌素等藥物治療,如出現脫水和中毒症狀時,更應及時靜脈輸液等治療。
![]() |
寶寶摔跤急救處理方法
扭傷 最容易扭傷的部位是腳踝,所以寶寶學步時、戶外活動時,一定要注意保護寶寶的腳。寶寶扭傷後,可表現為受損的關節腫脹,活動受到限制;疼痛與觸痛,會隨著患部的活動而增強;肌肉會不自主地痙攣;幾天後傷處還會出現青 |
![]() |
寶寶補充微量元素的正確方法
1、藥物鈣:需含碳酸鈣成分的鈣最好,在補鈣的同時需服維生素AD濃縮魚甘油滴劑。0-6個月寶寶的每日鈣量為400毫克;6個月-1歲的寶寶日需要量是600毫克。 2、輔食補鈣:牛奶、蛋黃、魚泥、蝦泥、紫菜、海帶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