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小兒腹瀉 >> 關於腹瀉 >> 小兒腹瀉的推拿療法

小兒腹瀉的推拿療法

  推拿方法

  1.補脾土:脾土穴位於大拇指桡側邊。醫者用拇指桡側緣沿患兒的左拇指桡側緣從指端推向指根100~300次。

  2.補大腸:大腸穴位於食指桡側緣。醫者以右手拇指桡側緣沿患兒的左食指桡側邊從指端推向指根100~200次。

  3.清小腸:小腸穴位於小指尺側邊。醫者以右手拇指桡側緣沿患兒的左小指尺側邊從指根推向指尖100~200次。

  4.順運內八卦:內八卦位於掌心內勞宮穴周圍。醫者以左手扶住患兒左手,用其拇指前端遮蓋住患兒中指指根處,以右手拇指指尖端在患兒的內勞宮穴周圍作順時針方向運轉50次左右。

  5.摩腹:腹位於肚臍周圍。醫者用掌面作逆時針方向摩腹100~200次。

  6.按揉中脘:中脘穴位於劍突下至肚臍的中間處。醫者用右手中指按揉30~50次。

<a name='InnerLinkKeyWord' href='http://www.jianke.com/ekpd/jblx/xrfx/' _fcksavedurl='http://www.jianke.com/ekpd/jblx/xrfx/' target='_blank'>小兒腹瀉</a>的推拿療法

  7.分推腹陰陽:該穴位於兩側季肋緣處。醫者以兩手拇指自劍突下沿兩側季肋緣分推10~20次。

  8.按揉足三裡:該穴位於膝下3寸胫骨外側緣約一橫指處。醫者以拇指分別在兩側足三裡穴上各按揉30~50次。

  9.推箕門:箕門穴在股內側,自膝上至腹股溝成一直線。醫者以右手食、中指指面自膝向上直推50~100次,只推左側適於水瀉嚴重者。

  10.推上七節骨:七節骨穴位於第二腰椎至尾骨間的中間區。醫者以右手食中指指面自尾骨向上直推100~150次。

  11.揉龜尾:龜尾位於尾骨遠端。醫者以中指指端按揉30~50次。

  以上治療中患兒可正常進食,也可停用藥物。每日推拿1~2次,可根據病情增加穴位。如嘔吐者可下推天柱骨穴(醫者右手食中指指面自上而下推頸椎正中區),有熱者可清天河水(醫者用右手食中指指面自患兒腕部正中直推向肘部),也可加“捏脊”保健穴,該穴位於第7頸椎到第5腰椎正中線兩旁旁開1.5寸處。醫者以雙手拇指食指相對而捏自下向上捏3~5遍。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新生兒敗血症該怎麼預防

新生兒敗血症為一種全身性嚴重感染,往往會出現中毒,預後險惡。小兒發育尚未完善,抵抗力低,免疫能力薄弱。  在不良環境下,特別是外傷未經妥善處理時,病菌很容易侵入小兒肌體,並可迅速擴散至全身血液而引起此病。  發

打了卡介苗為何不管用

卡介苗預防嬰兒和兒童肺外血源播散性結核,例如結核性腦膜炎和粟粒性結核,效果可達80%,而預防成人肺結核效果則較差,有些人接種後並不能絕對保證從此無緣結核菌感染,因此結核病至今仍然較為流行,甚至還有抬頭之勢。那麼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