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正是生長發育的關鍵時候,如果這時候出現小兒腹瀉的情況該如何來緩解呢?其實可以嘗試下中醫推拿。
小兒腹瀉危害大
營養不良及維生素缺乏症
腹瀉病程較長,如禁食時間過久或長期熱量不足,常可引起營養不良和各種維生素缺乏症。消化不良與營養不良可互為因果,往往造成惡性循環,導致不良後果。維生素a缺乏可引起干眼症及角膜軟化症;維生素d缺乏可引起手足抽搐症。
感染
常見有中耳炎、口角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疖腫、敗血症、泌尿道感染及靜脈炎等。各種感染可能成為腹瀉的病因,但也有在腹瀉之後,由於全身抵抗力降低而繼發感染。遷延性腹瀉或原有營養不良病兒,容易並發真菌感染,如鵝口瘡、真菌性腸炎,甚至引起全身性真菌病。
中毒性肝炎
重型腹瀉可能出現黃疸,常見於營養不良及重症敗血症病兒,預後不良,故中毒性肝炎是腹瀉的嚴重並發症之一。
其他
如急性腎功能衰竭、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腦病等,如處理不當還可發生急性心力衰竭、高血鉀、中毒性腸麻痺、腸出血、腸套疊等,偶可見腸穿孔和腹膜炎。
中醫推拿緩解小兒腹瀉
1、揉腹法
家長可以把手掌攤開,放在寶寶的腹部,逆時針輕揉50下左右,或者2分鐘左右。這個按摩手法可以讓孩子止住腹瀉,同時促進腸胃功能潤化。醫生提醒,一定要逆時針,也就是要逆著腸子的方向揉動
2、推背法
方法要領是順著寶寶的脊柱由下往上搓,一直搓到皮膚微紅發熱為止。小兒腹瀉傷經液,氣血經液同源,所以要給寶寶補氣血。脊柱屬中醫督脈,主一身之陽,推背可以補陽氣,健脾補腎,增強孩子抵抗力
3、推上七節骨
用拇指側面或者食指、中指指腹,從寶寶的骶骨(尾椎)出往上推,直推到腰部,即命門(督脈穴,第二腰椎下凹陷中)處止。推拿時,手法可以稍重一些,推到皮膚發熱為適度。這是比較好的止瀉手法
4、揉板門
板門穴在手掌大魚際平面,家長可以用右手拇指指腹順時針旋揉寶寶手掌大魚際,次數在50次左右。按揉這裡,可以健脾促消化,增強腸的蠕動功能,讓寶寶的腸功能更好
5、補腎
家長按住寶寶的小拇指最外面一節的指腹,順時針旋推,150~300次。在這裡,是寶寶腎經的反應點,腎主水,所以推拿此處可以補腎水,防治寶寶因腹瀉而發生脫水的情況。
![]() |
怎樣減少預防接種後反應
大多數疫苗接種後是不會引起嚴重反應的,但是由於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在進行預防接種後,可能會出現一些輕重不同的反應。主要的有局部反應和全身反應,發生過敏反應也是很少的。 為了保證安全,減少反應,各種預防接種必須 |
![]() |
兩種按摩方法治療小兒嘔吐
小兒嘔吐是小兒疾病的常見症狀之一,多由胃腸道疾病引起,其他喂養不當或全身疾病也可引起。發生小兒嘔吐時家長在家應如何處理呢?下面就來看看兩種方法治療小兒嘔吐。 小兒嘔吐可以使用按摩方法來緩解寶寶的不適,詳細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