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引起孩子拉肚子的主要致病原是輪狀病毒,也稱為秋季腹瀉。發病期從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其中10—12月份是流行的高峰期。
好發於2歲以下嬰幼兒,尤以1歲半以下的寶寶多見。孩子發病後,大便像水或蛋花湯,大多無腥臭味。
秋季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一般無特效藥治療,多數患兒在一周左右會自然止瀉。所以家長們遇到此種情況不要驚慌,做好居家觀察護理就好。
如果在此過程中,出現伴有高燒、吐瀉頻繁、合並脫水、出現腸炎相關驚厥現象時,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建議從以下四方面看護好寶寶的小肚子。
不要餓著寶寶的小肚子
一定不能禁食,要鼓勵孩子適當進食,少量多餐。只有當孩子頻繁嘔吐時需要禁食,同時需要到醫院補液。
飲食以流質和半流質為主,也就是奶、米湯、粥為主,暫時不要吃生冷的、硬的、油炸和脂肪多的食物。
不要凍著寶寶的小肚子
家長可以適當地用熱水袋對寶寶的腹部進行熱敷(但溫度要控制,可不能燙著寶寶),也可幫寶寶輕揉肚子,以緩解其疼痛。
不要“髒了”寶寶的小肚子
生活用品消毒,患兒用過的東西要及時洗滌並進行消毒處理,以免反復交叉感染。
寶寶的玩具也應該經常消毒。對寶寶的飲食用具,如奶瓶、湯勺等,在每次用前和用完後都應該用開水洗燙,最好每天煮沸消毒一次。
保持肛門清潔,每次大便後都要用溫水擦洗干淨,嬰兒要及時更換尿布。
建議家長在秋冬季盡量不要帶著小寶寶到公共場所,避免傳染輪狀病毒。
合理用藥,治療好寶寶的小肚子
特別提醒:秋季腹瀉多由輪狀病毒引發,不需要使用抗生素,除非重症有並發炎症時要遵醫囑規范使用抗生素。
家長不要隨意給患兒服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不當不僅不能治病,還會殺死腸道內正常菌群,破壞寶寶體內微生態平衡,導致腹瀉遷延不愈或繼發二重感染。
治療秋季腹瀉,預防脫水很關鍵,要按少量多次的原則給寶寶增加飲水。
當寶寶腹瀉次數多,出現脫水症狀或已經被診斷為輕、中度脫水時,一般要給予口服補液鹽或遵醫囑靜脈輸液,以糾正脫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
另外,還可以按醫囑使用腸粘膜保護劑(如蒙脫石散)和微生態制劑(如四聯或三聯的雙歧桿菌)。
![]() |
碳酸飲料會讓寶寶牙齒變脆
有些父母有疑問,例如,寶寶多大可以刷牙,該怎麼正確刷牙,兒童牙膏又該如何選擇。下面,讓編輯一一解答您的疑問。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刷牙方法 0-6月多讓寶寶“漱口” 一般來說,這個階段 |
![]() |
好習慣讓便秘遠離寶寶
兒童便秘是很讓家長頭疼的一件事,因為如果糞便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在孩子的身體裡停留的時間過長,會引起頭暈、乏力、口臭、惡心等一系列身體中毒的症狀。當然,如果能夠掌握一定的規律,讓便秘遠離你的孩子也是完全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