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小兒腹瀉 >> 關於腹瀉 >> 面對腹瀉的孩子,家長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面對腹瀉的孩子,家長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腹瀉對寶寶來說,是極其常見的問題,大多數患兒都在兩周歲以下。不論是著涼了還是飲食不當或進食了污染的食物,都可能引起拉肚子。然而孩子與我們成人不同,腹瀉也需要引起重視,因為如若腹瀉引起了電解質紊亂,後果是十分嚴重的。

  寶寶腹瀉的5大因素

  腸道內感染

  主要為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有害物質進入腸道內,進而引發感染,可導致兒童腹瀉。

  腸道外感染

  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時,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亂,亦可產生腹瀉症狀,即症狀性腹瀉。年齡越小越多見。

  飲食不當

  多見於人工喂養的寶寶。由飲食不當導致的腹瀉無季節性,是由於嬰幼兒的消化系統功能不健全,消化能力低,喂養不當造成的。

  如食物中缺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多,食物易在腸道內發酵而造成腹瀉。嬰兒進食過多、過少、不定時喂養,或過早進食大量澱粉類和脂肪類的食品,以及突然更換食物種類,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亂。

  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有發熱、嘔吐、食欲不振等症狀,大便呈稀糊狀、蛋花湯樣或水樣,甚至帶有粘液。

  過敏性腹瀉

  如對牛奶或大豆制品過敏而引起的腹瀉。

  氣候因素

  氣候突然變化、腹部受涼使腸蠕動增加;天氣過熱消化液分泌減少或由於口渴飲奶過多等都可以誘發消化功能紊亂導致腹瀉。

  孩子腹瀉常見哪些症狀?

  如果孩子的大便次數增加,大便性狀發生改變,大便較稀,多呈水樣、蛋花樣,或者含有明顯的黏液膿血,就是出現腹瀉症狀了。兒童腹瀉的同時往往伴有嘔吐的情況,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脫水的情況,可出現眼眶凹陷、口渴感明顯、尿量減少。部分孩子還可能伴有體溫偏高,出現發燒的症狀,往往精神不佳,嚴重時可能伴有抽風、昏迷的症狀。

  孩子出現腹瀉,家長要如何應對呢?

  第一,家長應及時將寶寶的大便送檢。

  平時最好在家中備上一個醫院化驗便常規使用的便盒,最好不要刮取尿不濕上的大便,留取大便後最好在1小時以內送檢。為及時有效,家長可以選擇將標本送附近醫院化驗。

  第二,抗生素的使用最好聽取專業醫生意見。

  一般來說,如果大便化驗可見較多白細胞,甚至有血絲,侵襲性細菌感染可能性大,結合病史可考慮應用抗生素,而且應該在大便常規化驗正常後才能停藥,不要過早停藥。

  當抗生素治療效果不好,或病情反復時,應及時復診,做大便培養、大便寄生蟲、腸道特殊感染等相關檢查,如同時有體重下降甚至需進一步腸鏡檢查明確腹瀉病因。如果大便化驗未見或只有少量白細胞,多為病毒感染或非感染性腹瀉,可暫不應用抗生素,口服益生菌、蒙脫石散、口服補液鹽等支持治療。

  第三,急性腹瀉時,最嚴重的情況是脫水及電解質酸鹼失衡。

面對腹瀉的孩子,家長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如果寶寶大便含水量多且腹瀉次數多或同時合並嘔吐、進食差,極易合並脫水及電解質酸鹼失衡,此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輕症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補液鹽,重症需要靜脈點滴補液。否則,可以繼發酸中毒、電解質紊亂甚至休克。

  當寶寶出現以下症狀時,表示已有脫水現象:

  嘴唇及皮膚干燥,失去彈性。

  尿量減少,甚至無尿。

  淚少或無淚,哭的時候流不出眼淚。

  眼窩凹陷,囪門凹陷(一歲半以下的小兒,囟門尚未關閉,脫水嚴重時會出現囟門凹陷的情形)。

  第四,有時寶寶在急性腸炎之後,因腸粘膜受損,會引起暫時性的乳糖耐受性不良,導致較長時間的腹瀉。

  此時,可更換專門的腹瀉奶粉(免乳糖配方),幫助孩子更快恢復。

  寶寶腹瀉如何護理和治療?

  兒童腹瀉的治療主要分為四個部分:

  A、提前防止脫水情況的出現;

  B、改善並努力制止脫水的情況;

  C、保持規律的飲食習慣;

  D、正確服用藥物。

  參照以上四個部分,具體的措施如下:

  兒童剛開始出現腹瀉的情況的時候,家長就需要讓孩子口服足夠量的液體同時繼續喂養,液體可以是糖鹽水或者米湯加鹽溶液。調節好飲食,輕者不必禁食,可適當減少哺乳的次數,縮短喂乳的時間,停吃牛奶、巧克力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可飲用淡鹽水、米湯、稀藕粉等。

  病症重的應禁食4~6小時,如禁食一定時間後症狀緩解,可逐步恢復飲食。恢復飲食必須由少到多,由稀到濃,切不可操之過急。

  輕度、中度脫水的兒童口服一定劑量的補液,重度脫水的兒童則需要通過靜脈補液來糾正脫水情況。

  每天定時、定量進行飲食,按照病症正確服用藥物。腸道微生態制劑的目的在於恢復腸道正常菌群,重建腸道天然生物屏障保護作用。常用的有:布拉氏酵母菌、鼠李糖乳桿菌、雙歧桿菌等。粘膜保護劑(蒙脫石散)可縮短腹瀉病程,效果良好。

  最後,我們來講講如何預防寶寶腹瀉,讓孩子免受腹瀉之苦!

  注意衛生清潔。食品應新鮮、清潔,食具也必須注意消毒,保持飲用水潔淨,孩子及其看護人都應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

  堅持母乳喂養尤其出生後最初數月內應以母乳喂養。因母乳最適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人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腸桿菌腸毒素,有預防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的作用。

  注意飲食質量。添加輔助食物時,應當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由少到多”逐次進行添加,應當杜絕一次添加多種食物或者添加時間過晚的情況。同時,喂養的過程中,奶和食物的量不能同時增加,反而應適當減少,給年齡稍大的兒童可以提供易消化、營養價值高的食物。

  防止受涼尤其是腹部受涼。孩子因消化系統發育還不成熟,特別是腹壁及腸道缺乏脂肪“保暖層”,因而容易受較涼空氣的刺激而引起腸蠕動增加,導致便次增加和腸道水分吸收減少,大便稀溏,病毒也容易乘虛而入。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2款周歲寶寶食譜精選

蝦仁黃瓜  用料  蝦仁、黃瓜各50g、水澱粉2茶匙(10ml)、白砂糖1g、芝麻香油3ml、鹽1g、油5ml  做法  1.將蝦仁洗淨,去掉沙線,放入滾水中煮2分鐘至熟,撈出瀝干水分,備用。  2.黃瓜洗淨,

剖腹產嬰兒易過敏 預防需母乳喂養

過敏是人體免疫系統對環境中本來無害的物質所產生的一種不恰當和過度的免疫反應。由於眼部、鼻腔、肺部、皮膚和胃是寶寶最容易發生過敏反應的部位,常見的過敏症狀往往表現為嬰幼兒濕疹、過敏性結膜炎、腸胃過敏、過敏性鼻炎、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